。
丝毫不给牵弘机会。
牵弘还要考虑城池的安危,也根本没法追击太远。
更让牵弘感到糟心的是,这些蜀军似乎在陇西郡邀买人心。
他们替百姓赶走甚至消灭那些已经成了匪患的乱民。
同时自己也绝不从百姓手里劫掠任何物资。
即便是需要,也会公平买卖。
同时也大肆的宣扬蜀汉皇帝是多么的爱民惜民。
牵弘听得不禁想笑。
一群贱民有什么好爱惜的?他们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永远都割不完!
真要是爱民惜民,就不应该举国之力北上入侵大魏!
更不应该在当初蜀主刘禅已经投降的情况下,依然要带兵杀回成都。
说的冠冕堂皇,还不是舍不得那个位置。
可是牵弘能想明白这个道理,底下的百姓想不明白啊。
这一举动,直接导致很多百姓开始倒向蜀汉。
你问牵弘是怎么知道的?
就在不久前,牵弘查出一件倒卖军粮案。
一个地方上的军需官为了发财,把城中军粮偷偷卖给蜀军。
再由这些蜀军分发给受难的百姓。
而这个军需官所得到的,不过是几张印着“当新铸直百百”的纸!
真是疯了,哪怕你用这些粮食换点真金白银也行啊!
换几张纸能当什么用!
气急败坏之下,牵弘立刻对此人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紧接着又立刻往其余两郡以及显亲去信求救。
希望他们能够派兵前来支援自己剿灭匪患以及这些蜀军。
只不过他的求援注定是无用的。
南安虽然没有汉军入侵,但因为和牵弘一样做出了强征物资的举动已经自顾不暇。
广魏虽说没有大乱,但因为要支援显亲的缘故,也支援不了牵弘。
至于显亲,那就更不可能了。
换句话说,此时的陇西郡虽然还在魏国治下,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座孤岛。
被吞没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这一点,也随着刘谌决定强势夺取陇西四郡而越发的明显起来。
在姜维重新返回显亲,并对显亲大举进攻的半个月后。
一支兵马在姜筠的带领下,缓缓开进陇西。
有了之前廖文等人打下的基础。
姜筠进入陇西的过程异常的顺利。
当地受过汉军恩惠的百姓对于姜筠这支汉军的到来无不竭诚欢迎。
这是之前在魏国军中效命几十年的姜筠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场面。
与此同时,姜筠也带着刘谌专门拨付给他的物资,来再次安抚当地百姓的人心。
物资不多,主打的就是一个慰问。
刘谌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兑现当初廖文他们进入陇西后对百姓许下的承诺。
只要汉军一到,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在这种前后印证的举措下。
除了那些魏军的死硬分子,几乎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很多地方甚至主动派人前来联络姜筠。
而姜筠只需要带着麾下兵马一路平推就行。
这种场面让姜筠一度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荒诞感。
什么时候打仗居然变得可以像郊游一样轻松?
不过这种感觉并没有维持多久。
随着姜筠的一步步深入,抵抗也越发的激烈。
而且在陇西境内已经出现了数支人数在一万以上的乱军。
这些人都是当初的那些乱民的队伍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
虽然称不上精锐,倒也都有一定的战斗力。
而且一个个的名头都十分的响亮,最低也是个什么什么大将军,自封为王的也不少。
对于这些人,刘谌只有一个字:剿!
这些人说起来是义军,不过是匪患而已。
他们在陇西的立足是建立在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尸骨之上。
从他们选择占山为王而不是攻城略地这一点就能看出来。
而且他们的心思早就已经野了。
就算是投降也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绝非真心。
贸然收编只会给自己这边埋下祸患。
杀了他们还能赢得民心,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傻子才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