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灭了魏国,那我大吴便有唇亡之寒之害。”
听到吾彦的话,陶璜也点了点头说道:
“士则所言不虚。”
“想当初蜀主刘谌在汉水建立水师,名义上是为了防备北岸的魏军。”
“先帝以两家之盟,遣陆都督之子前往。”
“可如今他们已经占了陇西四郡,水师对于蜀汉来说已经是无用之物。”
“他们却要用军演之名,和我大吴练兵于江上。”
“无非就是想探知我大吴水师的虚实,以及学习我大吴水战之法。”
“好在将来灭吴之时,做到知己知彼。′i·7^b-o_o^k/.*c.o\m′”
“前番蜀汉借长江水道运粮,便有挑拨吴魏关系之嫌。”
“如今军演之目的,更是昭然若揭!”
听到吾彦和陶璜的话,朱先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此二人所言很有道理,从蜀汉准备练水师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察觉到不对劲儿。
只是那时候孙皓一心扑在夺取合肥这件事上,所以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解。
如今蜀汉在对魏国的军事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甚至拿下了陇西四郡。
真要是将来被他们灭了魏国,那矛头必然要指向大吴!
看来联合军演之事,不能同意!
朱先点了点头,拿定主意。
然而就在朱先准备开口的时候,又有一人站出来说道:
“大将军,在下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说话的人名叫薛珝,乃大吴太子少傅薛综之子。
蒙荫入仕,官至五官中郎将,曾经奉命出使过蜀汉,相较于其他人而言,算是略知蜀汉国情。
所以在听到此人开口后,朱先忍住即将要脱口而出的话。
“哦?道恒有何见解?”
薛珝接着说道:
“在下当年出使蜀汉之时,蜀汉民生之凋敝,不敢说路有饿殍,但也民有菜色。 ”
“且那刘禅昏聩而不自知,臣下不敢以直言相谏。”
“那时在下便看出来蜀汉亡国有日。”
“后来的邓艾入蜀便是明证。”
“只是不知那蜀汉北地王究竟是如何只身逃出成都,并于剑阁败钟会,成都擒杀邓艾。”
“刘谌此人,除了当初数次出使蜀汉的张惇外,我大吴上下并不了解。”
“只知道此人登基后短短几年,便使蜀汉国力大增。”
“乃至于如今夺取陇西四郡。”
“由此可见,此人之才能绝非常人可比。”
“在下知道二位言下之意,无非就是觉得蜀汉不善水战,咱们到时候可以凭借水战之利,拒蜀汉于长江之上。”
“今日那汉使在朝堂上所言,在下觉得颇有道理。”
“大吴水师久不经战事,虽说军备从未废弛,但多少是有些懈怠。”
“不历战火,难为强兵。”
“魏国水师在魏兴一战后,短时间内只是个摆设。”
“想要练兵,唯有和蜀汉一同军演!”
薛珝话音落下,又有一人起身道:
“道恒所言,颇得我心。”
说话的人名叫虞汜,乃虞翻之子,早年因其父得罪 孙权,被放逐至交州。
直到其父身死,才被赦回归故里,等到孙休继位后才正式居于庙堂之上。
听到虞汜的话,朱先问道:
“世洪有何见解?”
虞汜一拱手道:
“蜀汉之野心,你我皆知。”
“若是将来能够灭掉魏国,则必生觊觎大吴之心。”
“刘谌和我大吴军演,便是未雨绸缪。”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想必那刘谌便是抱的这等心思。”
“同蜀汉军演,固然能使他们学到一些水战之法。”
“但同样也能让我水军多历实战。”
“我大吴水师本就强于蜀汉,在这方面根本无需惧他。”
“反倒是不和蜀汉军演,对我大吴弊大于利。”
“须知道如今蜀汉水师都督乃是陆晏!”
听到虞汜提到陆晏,吾彦当即冷哼一声说道:
“虞常侍此言何意?”
“莫非以为江东陆氏私通蜀汉?”
吾彦受陆抗提拔厚恩,才有进入庙堂的机会。
此刻听到虞汜话中牵扯到恩主,吾彦当然不能忍。
吾彦的话吓了虞汜一跳,他可真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单纯的觉得陆晏出身江东陆氏,于兵法一道上尽得陆抗真传。
拒绝军演并不能使蜀汉水师变的弱小,更不能使大吴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