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天子临朝!!”
随着小黄门的一声高呼,身着衮服的刘宏落后窦妙半个身位,并捧着她的衣摆,齐齐从后殿当中走了出来。
殿内群臣,见此情形,不禁暗自点了点头。
待二人坐好之后,群臣这才躬身行礼,山呼万年。
端坐在帝座上的刘宏,抬眼看向群臣,微微颔首,接着又扭头看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的王潜,目光中透着亲近,微微上扬的嘴角,凝聚着一股欢喜之气。
待群臣行礼过后,窦妙随即开始了这次朝会的开场白:
“先帝于去岁不幸崩殂,有赖列祖列宗护佑,赐下新君,方使我大汉绵延不绝。
望诸卿能尽心竭力、辅助新君,不可半点懈怠!”
群臣齐声回应:“臣等领命!!”
窦妙随即冲着黄门打了个手势:“宣诏吧!”
小黄门会意,取出诏书,高声念道:“新君承继大统,天地万民同庆”
“为敬告上天,特改元建宁。”
“追尊新君皇祖为孝元皇帝,夫人夏氏为孝元皇后。
追尊新君皇考为孝仁皇帝,夫人董氏为慎园贵人!”
听着诏书的内容,刘宏不禁扭过头,朝窦妙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这位母后,是真没白巴结啊,居然给自己的父亲追尊了一个“仁”的谥号,这可以说是难得的一个美谥了。
还有自己的生母,也获得了贵人的封号,其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太后。
这待遇可以说是相当之高了!
宣布改元和追尊刘宏父母的诏书宣读完毕之后,小黄门并未止歇,尤自拿起下一道的诏书继续念了起来。
“大将军窦武,迎奉有功,今封槐里侯、并拜太尉。”
随着黄门话落,殿内群臣不禁一阵恍惚。
封侯也就罢了,而窦武身为外戚,按理说是不能担任外朝官职的。
结果,他这前脚刚辞去录尚书事的职务,后脚就被拜为了三公之首的太尉,在职权上已经丝毫不弱于陈蕃了。
一时间,群臣的目光,也不禁开始游离于陈蕃与窦武二人的身上。
自打新君登基大典闹过那一出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窦武与那些清流党人已经是彻底决裂了。
而今,窦武将手插到了外朝事务上,明显是要跟陈蕃等人,来一场正面对决了。
在众人心思各异的同时,黄门的宣读诏书的声音依旧在继续着:“侍御史刘鯈迎奉有功,拜为御史大夫!”
“尚书令尹勋,拜光禄勋!”
“侍中窦机,拜城门校尉!”
“侍中窦绍,拜越骑校尉!”
“……”
黄门每念出一个人名,群臣的心脏,便跟着顿一下。
诏书中提及的那些人,无一例外,竟全都是窦武一派的人手。
这一番任命下来,朝中的半数权力,及京师防卫大权,便悉数落到了窦武手中。
不要说殿内群臣了,就是帝座上的刘宏,在听到这些任命之后,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并不经意的扫了窦妙一眼。
他知道,尽管窦妙如今已将他视为亲子,但其心里,终究还是装着娘家人的。
心中暗自叹息一声,又偷瞄了王潜一眼,发现自家师父神情自若的模样之后,刘宏心中这才安定了下来。
刘宏这边是安定了,但那些清流出身的官员,却是急的快要跳脚了,纷纷将目光投向陈蕃。
在他们看来,窦武已经开始出手了,若再不及时制止的话,届时整个朝堂都将被其一人所掌控。
他们这些清流想要与其抗争,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尽快促使天子解除党锢了。
反观陈蕃,此刻却是一脸淡然,似乎没有丝毫要开口的意思。
那些清流见状,心中顿时恍然,他们知道,陈蕃这是在等他们先开口呢。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侍中大夫刘矩随即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刘宏先是看了窦妙一眼,然后才看向刘矩问道:“卿所奏何事?”
“陛下,自孝和帝以来,宦官弄权、祸乱天下者,便屡见不鲜,前有单超、唐衡,后有侯览、王甫,今又有管霸、苏康……
奸宦如那野草一般,除之不尽,一朝得势,便会荼毒天下。
正所谓除恶务尽,为免日后宦官再次为祸,臣请陛下诛除所有宦官!”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