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3章 只论实策,不准虚谈

朝议殿内,群情汹涌。

跳出来反对的诸多大臣当中,除士族之外,还有着诸多清流。

这两派之人竟站到了一起,可见李咸的提议,确实触及到了多数人的利益。

大殿当中的李咸,此刻也被吓的双腿直抖,不住的朝袁逢投去求救的目光。

当看到王潜面露微笑的模样之后,袁逢心中大定,当即站出身来,然后看向众多大臣,沉声问道:

“诸位何以如此激狂?莫非在诸位眼里,粮食增产不值一提?”

“袁太仆,粮食增产,固然是大功一件,但只需赐予钱财、富贵即可,岂能入朝为官?”一人反问道。

“是极,农学岂能理政?”

“袁太仆莫要混淆!”

虽说袁家的势力非同一般,但在这种事情上,众人却没有丝毫退让。

“呵,到底是谁在混淆?”

袁逢冷笑一声,“诸位既说农学无法理政,那不知神农如何?大禹又如何?”

昔日管仲,以商治齐,而制霸天下。

孝明帝时期,又王景安定大河,方使我大汉安稳,得以彻底击溃匈奴。

上古有圣哲,今古有先贤,谁敢言杂学无用?”

“这……”

听到袁逢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说辞,众人不禁为之语塞。

就在这时,陈蕃站了出来,“世有四民,当各司其职,若依袁太仆之说,人人皆可理政,那岂不大乱?”

“太傅此言差矣!”

袁逢目光灼灼的看向陈蕃,朗声道:“四民者,皆为天子臣民,又有哪条明文规定,朝官只为士人专属?”

“庙堂高位,自古以来,便是能者居之,理政而已,何时与学说、流层相关了?”

听到这话,陈蕃不禁脸色微变,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袁逢的理念,竟跟王潜一般无二。

扭头看了王潜一眼,陈蕃沉声说道:“庙堂高位,确实能者居之,其能在于安邦定国,而绝非一技之长短!”

“哦,听太傅此言,农事不足以安邦定国?”袁逢冷笑着反问道。

陈蕃眉头微皱,“老夫并无此意,老夫只是说……”

“够了!!”

窦妙的一声清喝,打断了陈蕃的言语。

只见窦妙面若寒霜的看向众臣,“为人臣者,当以为君分忧为先。”

“而今上天示警,李咸所提之议,即便有所不妥,却也系务实之论。”

“反观尔等,不思为君分忧也就罢了,反倒对务实之人多有攻犴,这就是尔等所谓的理政?”

“倘若人人如此,那诸多事务由谁来做?若只靠清谈便可治国,还要尔等公卿何用?”

“尔等这种作为,何以为人臣子?”

听到太后的一番训斥,众臣顿时低下头去。

窦妙的这番话,说的实在太重了,他们无法反驳,也不敢反驳。

没有理会众臣的心思,窦妙扭头看向刘宏说道:“皇帝,这侍御史李咸之策,你以为如何?”

“母后,民以食为天,粮食增产乃造福万千百姓之功,儿以为可行!”刘宏恭声道。

“嗯!”

窦妙点了点头,然后看向百官,沉声道:“上天示警,皆因粮产贫薄、百姓食不果腹,为承上天意,特设司农部,并诏令天下,广募农事之才……”

“太后。”

一名清士族员忍不住出声道:“这增设府衙一事,非同小可,是否可以从长计议?”

“怎么?”窦妙看了那官员一眼,“莫非你有其他良策,以应对上天示警?”

那官员一怔,而后说道:“太后,臣只是觉得……”

“朕不要你觉得。”

窦妙俏眉一抬,冷声问道:“朕只问你有无良策应对上天示警?”

“臣……臣……”

听到窦妙的质问,那官员低着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显然是胸无一策。

“哼,既无实策,安敢在此胡言?”

窦妙冷哼一声,然后抬眼看向殿外,“来人!”

“在!!”

守在殿外的两名甲士应声来到了大殿之中。

只见窦妙冷冷的看向那名官员,“此人蔑视朝堂,拉出去,即刻杖杀!”

随着窦妙话落,在场众臣尽皆脸色一变。

谁也没想到,这窦太后竟会以这种理由来杀人!

不想错过《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