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开荒?”
听到王潜的提议,在场一众大臣,顿时愣了一下。
但转念一想,却又立马兴奋了起来。
对啊,天下荒地那么多,让百姓们开荒去不就得了,干嘛非得分他们的田地?
“嗯,将作大匠所提之策甚好!”
窦妙也点头看了王潜一眼,而后看向众臣问道:“诸卿以为此策如何?”
“王大匠此策上利国家、下利黎庶,实乃谋国之策!”
“是极,此策有例可循,确为良策!”
“臣等附议!!”
听到窦妙的问话,一众大臣纷纷出言附和,看向王潜的目光,也甚是喜欢。
就连许训等人诸多士族之人,也不禁对王潜生出几分好感。
眼看局势瞬间翻转,陈蕃也不禁皱紧眉头。
以他对王潜的了解,自己方才所提分田之策,明明是有利于大汉的,按理说,王潜应该也会支持才对……
就这时,王潜却转身冲窦妙俯身一拜:“屯田一事,关系重大,非大才不能主持,臣举荐前司隶校尉李膺,可担此 任!”
原本还一脸兴奋的众臣,听到王潜居然举荐了李膺,顿时一怔,旋即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要知道,这李膺可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不讲情面,其手段虽不如阳球,但也算得上是一个狠人。
当初李膺被迫脱离清流,背后可少不得那些士族的推动。
一个阳球就够让人们难受了,再来一个李膺,那还活不活了?
再者,那李膺与陈蕃可是一伙儿的。
前不久,陈蕃还带人弹劾了王潜,两人之间闹出了不小的矛盾。
而今,王潜却又突然举荐陈蕃的好友李膺,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
莫非是想拉拢清流?
就连陈蕃,也目露诧异的看向了王潜。
此前,他给王潜传信之时,就曾希望王潜能够将李膺再拉回来,好助他一同来管束清流中人,但王潜却一直没有动作。
而今,王潜突然在这个时候举荐李膺,着实让他感到有些不解。
就在陈蕃疑惑之际,王潜却在不经意间扭头看了过来。
两人的目光相互交错,陈蕃立马读懂了王潜的用意,嘴角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
随后,陈蕃朝着刘宏与窦妙俯身一拜:“陛下、太后,臣以为王大匠此策不妥!”
“哦?”
窦妙皱起眉头看向陈蕃,“有何不妥之处?”
陈蕃朗声道:“太后有所不知,放眼天下,真正无田可种之人其实并不多。
多数人口,因生活所迫,不得已投靠豪强富人,或沦为私奴,或沦为佃农。
而这些私奴、佃农数目庞大,又被豪强富人所藏匿控制,终生不得自由不说,其耕种出来的粮食,十有八九也全都落到了豪强富人的口袋。
此问题若不解决,天下民生依旧艰难,移民开垦,也不过是水中泡影罢了!”
听到陈蕃如此一说,王潜也不禁嘴角一扬。
不愧是混迹多年的老油条,这配合打的,果然十分到位。
在那些士族、豪强,以及诸多富人眼里,除官位之外,最具价值的,莫过于土地,那可是他们发展的根本。
因此,想要从他们手里分走土地,无疑是不可能的,就算用军队镇压也不行。
但王潜眼里,相较于土地而言,人口无疑更加重要。
他提出的移民屯田,其目的,便是以此来抢夺人口。
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只不过,这种事情,由王潜自己来说的话,肯定会遭到人们的反对,到时推行起来,必然也会面临不小的难度。
反之,若是由陈蕃提出质疑的话,那效果可就不一样了。
毕竟,人家都准备打土豪、分田地了,还会跟你客气其他的东西?
你要敢反对,那好,那就继续掀桌……
这也是为什么王潜会在这个时候,突然举荐李膺的原因。
其一,作为条件交换,让陈蕃帮自己唱一出双簧。
其二,就是找个背锅侠了。
毕竟这可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而且还是往死得罪的那种,一般人根本就办不了。
而李膺这个人,又跟阳球差不多,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由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