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7章 权力与义务

听得王潜的主张,胡广顿时呆愣原地。

关于四民平等的观点,虽然古之圣贤也多有提及,但大多已被世人所摒弃。

自古以来,便有刑不上大夫之说。

加之,当今时代的话语权,大多掌握在士人手中。

他们怎么可能认同这个观点?怎么可能去跟其余三民搞什么平等?

真要有人提出这种观点,无疑会成为所有人的敌人。

可这个王潜,不仅提了,而且已经开始做了,着实让胡广大为震惊。

不难想象,王潜这个四民平等的主张,一旦传扬出去,必会引起天下士人的共同反对。

真到了那时候,引起四方动乱不说,就连王潜的性命,怕也难以保全了。

想到这些,胡广的眼眸深处,不禁闪过一丝担忧。

除去欣赏王潜的才能之外,他也明显感觉的出来,王潜的确是一心为着大汉着想的。

这样一个青年俊杰,若折戟于学说斗争当中,着实过于可惜了。

沉吟片刻,胡广当即说道:“伯渊所说,固有道理,但你可曾想过,倘若人人追求平等之说,那天子又将置于何地?”

听到这话,王潜先是一愣,而后目露感激的看了胡广一眼。

他知道,胡广此问,就是在隐晦的提醒他,平等之说当中的矛盾与漏洞。

自罢黜百家以来,人们便将天子视为上天之子,是天命所归。

你王潜真要敢提出平等之说,人们定会以此为借口进行攻犴。

到时候,一个不尊天子的名头,便足以断送了性命。

不过,对于胡广的担忧,王潜却并未在意。

毕竟,他既然敢提,那肯定能解释的通。

念及至此,王潜随即缓声说道:“昔日,天下分崩、黎庶艰难,高祖皇帝横扫六合、定鼎天下,方才有我今日之大汉。

孝武皇帝北击匈奴、降服西域,扫除外患,方能树我中国之精神。

后有光武皇帝,复兴汉室,再造江山。

是以,天子之所以为天子,盖因其有功于天下,故而承得天命。”

听到这话,胡广不禁为之动容,继而问道:“依伯渊所说,事所以有贵贱,皆因其功之高低?”

“然也!”

王潜正了一下衣摆,说道:“朝中之臣治理有功,得以拜相;军中之将,护国有功得以封侯。

将相之所以为特权,并非其天生高贵,而是因其有功。

黎庶之所以为平民,也并非其天生低贱,而是因其无功于天下。

人之高低贵贱、与其事无关,只因其功不同而已。

士农工商,亦是如此……”

“不知司徒以为然否?”

听到这样一番理论,胡广只觉心头一震。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原来王潜所说的四民平等,并非是他所理解的那种完全平等。

人都是平等的,但又因为各自“功劳”的不同,而最终分出了高低。

在胡广看来,王潜这个“事功学说”,完全是站得住脚的。

功在前、位在后,不仅解决了皇权天授的说法,也进一步解释了特权存在的合理性。

这套理论,如果能够推行出去的话,不止是农、工、商,就连军队、豪族、宗室中人,也会大力支持。

毕竟,对于诸多权贵来说,他们之所以能有今天都高位或特权,靠的就是本身、或是其祖先立下的功劳。

有了这种说辞之后,他们自然便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得到一切,而不必担心被人说三道四。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父亲,为国家流过血、受过伤,那他就应该享受一些特殊照顾,就应该拥有一些特权。

至于士人的话,虽然也会有反对者,但却并不会如何强烈。

毕竟,在多数士人眼中,“功名”二字,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你总不能说,一个寸功未立的人,就该理所当然的应该享受所有特权吧?

真要那样说了,别说是其余三民了,就是诸多读书人,也会立马跟你翻脸的。

区别就是,这个所谓的“功”,既有安邦定国之分,也有教化万民之利。

至于最后该去如何解释,那就全看王潜如何去说了。

想到这些,胡广的念头,也立马通达了许多。

只见胡广朝着王潜拱手一礼,“伯渊高论,老夫佩服!”

不想错过《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