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7章 北攻大散关

紧随其后,大散关东西两座山头的最顶端,烽火台狼烟冲天而起,滚滚升天,原来是大散关守将见有人开始攻城了,立即向关中放出示警求援的信号。~如^蚊^王? ~已?发¨布?最^薪/蟑*洁-

“嘭嘭嘭。。。”

前方刚挤过吊桥的不少大西军向大散关城墙冲去,结果立即就遭到了城头的大炮攻击,原来是城内的清军终于集结支援到了南门。

顿时,后面高墙的二十几门二将军炮和前面矮墙的三将军炮次第开火,实心弹铁球化作道道残影犁入了大西军密集的冲锋大军当中。

霎时间,除过一道实心弹被盾车挡住,在地上弹起老高,砸死两人后停了下来,其他十几枚实心弹,那是顺军化作了索命的幽灵。

从大西军前列一路杀伤开道,蹦蹦跳跳的在地上弹跳着冲向远方,所过之处,血流成河,残肢断臂铺满一地,那真是沾着就死,擦着就亡啊,硬生生蹚出一条血路。

不过这种事,麻木的大西军早就习以为常了,攻城嘛,哪有不死人的,被大炮打死,只能说你运气不好,剩下的人,根本就不理会可能近在咫尺,擦着自己身边飞过的炮弹。

只是一味的埋头冲锋,因为大西军采用的,是极其残酷的连坐制,一人怯战败逃,整队同罪论处,同队无人制止,全队斩首。\小_说+C?M,S, ?耕?芯\醉~全¨

所以,这种情况下,若不是全家大面积溃退,谁敢私自怯战后退,根本不用督战队处理,同队的同袍就会为了不受牵连,当场砍了你。

大西军和清军的攻防战,基本来说就是毫不出彩的、常规的攻城战,实在乏善可陈,你爬墙,我掀梯,上下对射,打的不亦乐乎。

但大散关毕竟是有完善的城防,城墙也不低,上面大炮火铳等热兵器,雷石滚木等常规守城器械齐全,除了事出突然没有烧油锅,其他基本都有。

大西军虽然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但因为攻城的空间有限,自然不可能几十万人全部扑上去,这攻城战,自然就变成了拉锯战。

大西军轮换兵力不间断的攻城,清军节节据守,一时之间,根本攻不下来。

张献忠等大西军将领征战多年,自然清楚,所以并未在正面干耗着。

立即派人开始向左右山岭、山坡爬去,漫山遍野的准备从东西关墙加大攻城效率,若是清军在关内驻军不多,必然捉襟见肘,顾及到正面顾忌不到左右。

然而又哪有这么简单,正面最多塞了三万人进攻,左右都是山岭,虽说步兵灵活,但两侧的山坡也颇为陡峭。¨s′o,u·s+o-u`2\0-2`5+.?c¨o*m?

而且南北并不联通,只在靠南边约莫小半的地段有些平坦的地势。再往北,就是陡崖峭壁了,人畜难行,想从关城东西直接穿过,无异于痴人说梦。

无奈,张献忠只能往东边派了一万大军,从相对平坦的地方找机会搭梯子攻城,再多已经挤不上去了,实在没地方。

而西边更是曹丹,清姜河与关城南北走向平行,顺着关城西侧的河道流下,然后在关前拐弯向东,横在了关前,成了天然的护城河,最后从东边贴着山向南流去。

河道也不甚宽阔,只派了数千人淌着河滩的浅水进攻西墙,就已经挤不进去了,这下好了,前面总共也就三面挤了不到五万人攻城,后面二十多万大军观战。

哦不,绝大多数还排在后面的官道老远,观战都观不到。

川陕咽喉要道,天下名关,自然名不虚传。

大散关乃是经典的两山夹一沟,关城坐落在河谷最窄处,连高夹深,九州之险,其东西宽度仅有一百多米。

而大明修筑的关城,南门第一道关墙高七米,关门前有瓮城,第二道关墙高十米开外,在第一道关墙和第二道关墙中间相距的地方,又形成了几十米宽的第二道大型瓮城。

当真是鬼斧神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年南宋凭借大散关,以两千人的兵力,硬生生抵挡住了金国十万骑兵的进攻,可见大散关的防御之强,价值之高。

后面金国被蒙古覆灭夹击,就是因为大散关失守,蒙古军避开潼关,从大散关南下汉中,东进河南灭掉金国了主力。

这一次,终于又轮到了张献忠在这座雄关前吃尽苦头了。

好在,清军初初占领大散关,并未在大散关驻重兵防守,一是因为撒出去的哨骑探查李自成西进了,清军放松了警惕。

二是在大散关到凤县

不想错过《明中祖:朱慈烺》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