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去时的狼狈与折辱,心中都有些不是滋味。
户科最年轻的崇祯十六年进士,给事余飚突然有些干呕不止,原来是心中胆寒惊恐过甚,导致有些痉挛。
他不敢想象,自己这家族最耀眼,最受期望的新星,若是下了诏狱,牵连家族,自己如何面见族老、双亲。
这并非余飚个例,其实,很多新科的官员,不光是六科的,还有其他军政各部的,都被锦衣卫突然的动作吓得不轻,要不说,锦衣卫是官员的克星呢,威慑力十足啊。
若是进了刑部,那就是讲道理,照规矩来,谁也不怕。
就怕这种不讲道理,不念规矩的锦衣卫,抓进诏狱,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除非你是真正的硬骨头,能扛得住诏狱的十八般酷刑,大明几百年,真正能在锦衣卫手中扛下来的,不多,但也正因为如此,名声大噪,但代价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大明的官员喜欢博名声,最常见的就是喜欢挨廷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这是谏臣、清流、正直的象征,犹如武将身上的伤疤一样,是荣耀的象征,是炫耀的资本。
可惜,朱慈烺到现在还没打过廷杖呢,而且廷杖也是有危险的,死在廷杖下的,也不少,但死亡率不高,所以,想要用廷杖博名声的,也都是狠人,赌命的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