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人心不足蛇吞象,朕觉得他们,还是见好就收的好,朕忍耐也是有限度的,若是朕将一切打破重建,也无非就是回到国初,朕受得起。¨s′o,u·s+o-u`2\0-2`5+.?c¨o*m?”
“黄师傅为政多年,桃李满天下,朕这次派黄师傅去广东处理此事,实则就是为了现在的结果,朝廷现在,也确实不愿再生事端。”“朕觉得,朕卖个面子,让沿海有个安稳的环境,已经够了,就算不投桃报李,回馈朝廷,也不能再给朕添堵不是?”“可是有人分毫不让,大头吃了,小头也想全吃了,让朕看着,朕就接受不了了,黄师傅,你认为,朕是不是应该让这些人吃吃教训,长长记性,知道知道,大明,是谁的大明?”黄道周面皮发紧,拱手道:“臣深以为然,我大明的士绅,确实太不像话了,不过,陛下也不宜大动干戈。”“他们毕竟是大明运作的支柱,若是垮了,大明就陷入瘫痪了,最终,不知多少人会失去生活支柱,沦为流民,最终,受苦的依然是百姓啊。。。”“嗯,黄师傅说的是,朕也是这么想的,为了百姓,朕还是能忍的,不过朕也不是没毛的老虎,这笔账,朕会收点利息的。”“好了,不说这些,黄师傅是朕亲选起复的,怎能如此潦草回乡,朕深知黄师傅的才华,满腹经纶,在野闲赋,岂不可惜?”“陛下谬赞了。”黄道周心情回落了一些,刚才朱慈烺的警告,自己自然听出了了,是让自己给江南士绅带话。不过,他并不担心,因为这并非自己和陛下、和朝廷作对,东林党人众多,其中涉及江南利益的,繁杂无比,自己亦无法完全左右。党魁党魁,说白了,就是选出来的影响力最大的人,为党内人员争取利益的,自己就算是党魁,也无法违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自己,最多只当个传声筒,士绅愿意退步最好,不愿意,那就让陛下去收拾收拾也好,东林党,只是为自己增加筹码的跳板,正好借机敲打敲打。“不过,黄师傅也知道,现在朝中并无缺职,超额较多,朕也是不想把黄师傅强塞进去。”“臣谢陛下的好意,有无官职,臣实不看重,只要能为朝廷,为陛下分忧,在朝在野并无差异,陛下若是用得着臣,一道圣旨即可,臣必定为陛下用事。”“好,黄师傅为国为民,朕深感佩服啊。”朱慈烺喝口茶,接着问道:“上次朝会,朕提议重修律法,不知黄师傅听说了吗?”“臣略有耳闻。”“不知道黄师傅怎么看?”“臣赞同陛下的提议,我大明律法,是该更新换代了,律法,乃国家秩序的支柱,想要国家稳定,律法必然要牢靠公正,陛下能发现弊端,决心更正,臣拜服不已。”黄道周似乎对自己的去处,有所猜测了,修律法?呵呵,倒也出乎自己的意料,不过,也不算差,这算是自己也开府建衙了?“好,黄师傅认同就好,朕打算让黄师傅做个掌院,不知道黄师傅意下如何?”“臣自然听从陛下吩咐,只是。。。臣尚不知细节,恐不能胜任啊。” “好,那朕就给黄师傅说说朕的构想。”“臣恭闻圣训。”“这在翰林院旁新建的衙门,朕命名为‘众议院’,由黄师傅做首任掌院学士,秩正二品,下设参政学士、参议学士、参政、参议。”“至于数量,就和翰林院同制,众议院的首要任务,是梳理更新大明现有的律法,形成全国统一的律典,颁发全国执行。”“以后长远的作用,是根据全国案例,不断优化,查缺补漏,新增、删减律典。”“以后,大明的律法,不管是众议院提议,还是其他个人、衙门提议,修正、新增、删减律典规章,都要由众议院审核投票决议。”“票选七成以上,正式形成律法生效,朕所想要构建的,是一个法治大明,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合法,任何人,都不得违法行事。”“朕这么说,黄师傅能理解吗?”“臣明白,大明一直都是如此,依法行事,若非如此,天下岂不是大乱了?”“不,大明现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还是太多,特权者也太多,太多的人,不将规矩放在眼里了,我大明的官员断案,也是人情主导,人治大于法治。”“陛下慧眼如炬。”“这就是朕初步的预想,这第一步,就是修典,制定统一的明文规定,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以后不管谁审判,都要依照法典办事,而不是依照审判的人,随心所欲的处理。”“另外,翰林院晋升体系也是有些问题,朕打算,以后将翰林院九年一考的制度,改为三年一考,翰林院出身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