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65章 定王处境

身在大同的姜镶先投,然后说服延绥的姜瑄投降,不愧是一家人,两兄弟。

既有先投顺,再投清者,亦有先投顺,后反正者。

这类的代表,则是居庸关守将唐通和宣府总兵王承胤。

唐通本占据居庸关,短时间内无虞,但被监军太监杜之秩出卖,打开城门,唐通无奈投降大顺,他是被崇祯召回勤王的主力。

崇祯十七年正月,赐莽服玉带,命唐通镇守京师,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作为唯一勤王的大军,唐通入京后不满足这些虚的,还想要钱要爵位,但其实也没什么,给他就是了,钱没有,爵位还是可以的。

但崇祯是个倔梆子,就是不轻易封爵,最后是钱没有,爵位也没有,唐通一气之下,率军北上居庸关驻节,挑了个安全又关键的地方待价而沽。

原本的历史上,崇祯十七年三月,崇祯被逼无奈,还是走上了这条路,大肆封爵,把有兵权的封分了一个遍,但为时已晚。

所以,早知如此,还不如早点封爵,以此为筹码多拉拢一些军镇回京勤王呢。

但是这个时空,崇祯十七年三月,本该封爵的时候,却已经不是崇祯掌权了,而是朱慈烺夺权上位了,所以,并未再封分各镇。

唐通守居庸关这最后的京师屏障,投顺后,一如历史,被派盯防山海关,劝降吴三桂。

历史上吴三桂被唐通劝降,行至半道听闻京师拷响,陈圆圆被霸占,这才反戈一击,冲冠一怒为红颜,改变主意击溃唐通,再联合清军大败李自成。

实则是不是这样的,谁也说不清,说不得冲冠一怒为红颜只是借口假象,借机袭击唐通才是目的,也或许是吴三桂救父心切,真的愿意降顺,只是听闻父亲被拷响虐待,这才转而和大顺开战。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为了一个江南的青楼女子,无关紧要的妾室,而打乱事关身家性命的决策,这本就站不住脚,陈圆圆这种扬州瘦马,不说很多,但也绝不可能让吴三桂失去理智。

女人,在这种阶层的人的眼中,只是玩物,要多少有多少,根本不值一提。

而若是因为吴襄,那就完全不同了,古人重孝,孝名大过天,吴三桂少年成名,威震辽东,为何?是因为其出名的一战,是勇闯敌阵,舍身救父,一战成名。

所以,吴三桂可能是早就和多尔衮达成了共识,诈降袭击唐通,也可能是确实骤闻父亲被拷响,改变主意,历史到底因何?谁知道呢。

不想错过《明中祖:朱慈烺》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