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们在劳改营里品尝“小日子国王铁拳”滋味的同时,一场更大的风暴在东南亚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
奉小日子国王的严令,并屈服于海军大臣山本七乘八(担任南下总指挥)的压力,小日子陆军不得不捏着鼻子继续配合海军修改战术,执行了“南下”战略。他们以“投诚”的暹罗为稳固跳板,兵锋首指资源丰富的马来亚和战略位置关键的上缅甸边境。
代英在马来亚的防御,如同朽木搭建的城堡。装备老旧,士气低落,指挥系统混乱且充斥着殖民地的傲慢与偏见。面对日军海陆空(尤其是小日子海军在暹罗湾的快速登陆和空中优势)的猛烈协同攻势,马来半岛的代英军队一触即溃,节节败退。
曾经被誉为“东方首布罗陀”、固若金汤的新阿坡要塞,在失去了制海权和陆上屏障后,其神话迅速崩塌。守军司令白思龙中将的抵抗意志,远不如他熨烫军服来得用心。在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阵,甚至寄希望于日军会“绅士”地接受有条件投降后,这座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的世界级巨港,在巨大的耻辱中升起了白旗。堆积如山的战略物资和数万战俘,尽数落入日军之手。
北方的上缅甸战场,代英部队的反抗稍显激烈,但也仅仅是“稍显”。然而,他们遇到了一个将“穷鬼的闪电战”玩到极致的战术鬼才,山下奉武。
面对缅甸北部糟糕透顶、堪称地狱的交通状况(无边无际的原始雨林、泥泞如沼泽的道路、季节性洪水),山下奉武创造性地、大规模地使用了自行车!成千上万的日军士兵,骑着加重的、被称为“银轮部队”的自行车,沿着狭窄的林间小道、废弃的铁路路基、甚至干涸的河床,以远超徒步行军的速度进行大范围的穿插机动!这些“铁驴”部队轻装简从,只携带轻机枪、掷弹筒、迫击炮和少量弹药,利用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突然性,不断迂回包抄,切割代英看似坚固实则漏洞百出的防线。
代英指挥官们被这种前所未见、土得掉渣却又异常高效致命的战术彻底打懵了!他们习惯了欧洲平原上钢铁洪流般的坦克集群推进,却做梦也想不到在东南亚的密林深处,会被一群骑着自行车的士兵以“闪电”般的速度分割包围!坚固的防线往往在侧翼或后方被突然如鬼魅般出现的日军“自行车兵”撕开巨大缺口,随即整条战线陷入恐慌、混乱和雪崩式的崩溃。
“报告将军!第5旅侧翼…侧翼发现大量敌军!他们…他们是从林子里钻出来的!天哪…他们骑着自行车!到处都是!”通讯兵惊恐到变调的报告,成了代英缅甸指挥部里挥之不去的噩梦。
如果不是缅甸北部那地狱般的自然环境——遮天蔽日的原始雨林、深可没膝的泥泞、以及突如其来的山洪——严重迟滞了日军“银轮闪电战”的推进速度(每日推进远低于山下奉武预期的30公里),代英在缅甸的溃败将会更加彻底和迅速。即便如此,整个缅甸的战局也己急转首下,风雨飘摇,代英殖民统治的根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土崩瓦解。
消息很快通过电波,飞越千山万水,抵达黔州思州督军府。
萧河站在巨幅的远东及东南亚地图前,手指沉稳地划过雷州半岛张牧之扼守的那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目光随即扫过马来亚和缅甸那片代表日军正迅猛扩张的、刺眼的猩红箭头。
“牧之还是一如既往的可靠啊!”萧河的声音带着由衷的赞许,“把那帮小鬼子把小日子方面一扣就是两个多月。”他的语气随即转为冰冷的锐利,“不过,山下奉武居然还是像历史上那般把自行车这种丐版装备玩出了新花活。可惜啊,他跑得再快,也不过是在我的算计之中,不然我有什么理由把唐朝时候的疆土拿回来呢?要是代英或者是阿三实在不介意的的话,我也不介意让英属印度改个名字,再多个5万万婆罗门……”
他的目光最终越过地图上沸腾的战场,投向更遥远的太平洋彼岸,那片表面上歌舞升平、暗地里却涌动着贪婪暗流的土地。
“这帮锡安会的狗东西,居然还在用运输船,给小日子偷偷摸摸地给输血?吕宋的漂亮国的港口,还在堂而皇之地给他们提供补给和庇护?”萧河眼中寒光一闪,“看来,上次‘海狼’给他们的警告,都被当成了耳边风。开了有必要给漂亮国一点教训了……同时让外交官那边给罗斯福发一道外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