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完洛阳铲,老头开始教我怎么使用洛阳铲,他拿起一把洛阳铲示范了起来。
首先将洛阳铲的头部插入地面,角度约为30度左右。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相距约10厘米,身体微微前倾。
向前推进洛阳铲,将土壤推开。铲头入土后,可转移一定的角度,使孔眼呈正圆形,以携带出更多的土样。在推进一定距离后,将洛阳铲向后拉出地面。
起铲时,后脚前移,肩膀贴杆,以便借力拔杆,将带上来的土放好,然后再次插入地面。
我看着老头的样子,也是有模有样学了起来。然而,这探点可绝非是轻松简单的活计。当洛阳铲深入地下之后,每次想要将其拔出来,都得费好大一番力气。
而且,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加,操作起来也就愈发麻烦。
到了后面,还得不停地给洛阳铲加上套管,这重量也在一截一截地往上增加。
每加一次套管,那沉重的感觉就越发明显,胳膊上传来的酸痛感,让人忍不住首咧嘴。
在洛阳铲探到五米深的时候,或许是因为这土层的硬度有变化,我费劲地拔出来后,洛阳铲取上来的土层顽固地黏在上面,怎么都下不来。
本来呢,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是可以轻轻敲打的,可眼下这夜深人静的,我哪敢弄出声响啊。
我没办法,只能不停地甩动洛阳铲,试图把土层甩下来。
前面随便甩几下,土层也就下来了,可这次不知怎的,不管用了。
没办法,我心一横,加大力度,使出全身的劲儿猛地一甩,你猜怎么着?
这土层不偏不倚,首接甩到老头脸上了。
那一瞬间,老头的脸就被糊了个严严实实,只见他阴沉着脸,五官都快拧到一块儿了,那样子恨不得当场就把我给大卸八块。
老头黑着脸走了过来,对着我就是一顿臭骂:“你个小兔崽子,使那么大劲干什么?做事就不能动点脑子?”
我一脸委屈:“师父,这不使劲它下不来啊!我也没想到会甩您脸上。”
“哼,你就不会先缓缓,换个角度试试?来,看着!”老头拿过洛阳铲,给我示范起来:“遇到这种情况,你先把洛阳铲倾斜一点,然后轻轻抖动,利用惯性让土层慢慢脱落。”
我在一旁认真看着,频频点头:“原来是这样啊,师父,我懂了。”
老头把洛阳铲递给我,说道:“懂了就再试试,记住,别再毛手毛脚的!”
我接过洛阳铲,按照老头教的方法小心翼翼地操作,果然,土层顺利地脱落了下来。
我兴奋地说道:“师父,真的行!”
老头白了我一眼:“行了,别得意,继续干活!”
后面,老头我俩足足探了几个小时,总算是把周围探得差不多了。老头抬手示意我可以停下来了,接下来便是至关重要的观察土样环节。
我紧跟在老头身旁看着土色,大部分呈现的土都是五花夯土。老头捏起一点土样放入口中尝了尝,眉头微皱说道:“这土有点涩。”
根据周围挖出来的土样分布情况,这地下的墓应该是个圆形墓室。既有五花夯土,土样又涩,墓室还是圆形的,这种多元化特征的古墓那就只有一个朝代有了,那就是元代。
“小子,这个墓有搞头!这地下应该是个元代古墓,这种墓一般会出元青花瓷。”老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真的吗?师父那咱俩要发财了。”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发财是肯定的,不过你先别高兴得太早,这个墓不好搞,要慢慢来。必须得把这片地以及旁边的房子承包下来,先在这墓室上面养些牲畜掩人耳目。”
“那就养些鸡鸭吧!成本不高。”
“可以,先收拾东西回去,明天我来找这个厂房老板谈谈承包的事儿。”老头点了点头。
“好的师父!我这就收拾东西,您先休息会儿。”
我干劲十足地应道,手脚利落地开始收拾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