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和赵川听得一愣,“你不是学生?”
“是,是学生,”路也忙道,“我是,高中生。”
“啊?”茶桌前所有人都惊了。
“我之前说自己是学历史的大学生,其实是怕你们嫌弃我年纪小,这行年纪太轻,被人看不起不是。”路也不禁有些不好意思道。
“也的确,这也不怪你,行业特性如此。”胡立明笑道,“小路,你真让我吃惊,想不到你一个高中生竟有这么高的文物鉴定水平,真是难得的人才啊。你高几了?”
“我高二,明年就参加高考了。”路也道。
“哎!你既然对文物修复这么感兴趣,想不想读这个专业啊?滨海大学历史与考古学院的段海潮教授和我关系不错,也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可以把你介绍给他。”胡立明道。
“胡老师,我倒是还没想好。”路也笑道。
“你在哪所中学读书?”胡立明道。
“七中。”路也道。
“七中?”胡立明顿时就冷了半截,因为七中是滨海比较垃圾的中学,每年能考上211大学的数目也不是很多,考上985就更是罕见了。而滨海大学就是985大学。
“不过,也没关系,像你这么特殊的人才,倒是可以特招,或者大学毕业以后报考段教授的研究生也是可以的。”胡立明道。
“谢谢胡老师了,我现在还没想好,不过不管哪所大学首接考就好了,我还是有信心的。”路也笑道。
“哦!年轻人果然有志气啊!”胡立明笑道,“好,祝你明年考出好成绩啊!那套工具你周一到周五都可以去博物院找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