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并没有灯,借着屋内传出来的一些光亮路也大致的看了看。!x!i?a/n-y.u′k~s¢w¢.¢c!o~m′
这件茶具实际上是一件茶盏,呈典型的斗笠式,圈足。内外施白釉,口镶铜扣。外壁光素,内印花装饰,主要纹饰为凤衔花纹,近口沿处印一周回纹。
典型的北宋定窑茶盏。至于是不是真的,由于光线实在过于暗淡,光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不过,谁让路也手握谛听令呢!
谛听令微微发烫,想不到这件茶盏还当真是北宋的定窑。
路也心中不禁一阵惊喜,因为他的大保险柜中放着宋瓷五窑中的西窑,汝窑、官窑、哥窑、均窑,现在就差定窑了。而且,巧就巧在,他想要收集的可不仅仅是定窑的瓷器,而是一定要定窑的茶具才行。因为家里的另西件都是茶具,他想凑齐五件宋瓷五窑的茶具变成一套,这样就更加值钱了。
而手上这件定窑,不仅仅是茶具,还是最典型的定窑代表瓷器,定窑斗笠茶碗或者说茶盏。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路也仔细把玩着手上这件茶盏,虽然看不太清,但是从手感来看是一件品相极佳的瓷器,被这隔壁大爷盘的光滑温润,估计灯光一照上面的包浆应该相当漂亮才是。*零*点¨墈?书_ ^首?发¢
“大爷你这茶碗真好玩!”路也左右旋转着茶碗显得爱不释手的样子。
“老东西,从窑里挖出来的,最迟也得是清朝的,说起来至少几百年了。”隔壁大爷不禁伸手就要从路也手上将茶碗给拿回来,“以前的东西就是好,现在的东西做的是漂亮,但是没古时候的东西好用。你看现在生产的玻璃杯,冬天用开水滋一下就裂了,这茶碗怎么滋都是好好的。”
“啊?!”路也听得一阵肝痛啊!心想大爷你大冬天的千万别拿开水浇啊,热胀冷缩,这玩意再怎么结实,也耐不住你毒开水浇啊,说不定哪天就爆掉了。这玩意按这品相,少说也得七八百万,甚至上千万的。
隔壁大爷拿过自己的斗笠茶碗,然后一口喝掉了里面的茶水,放下茶碗叫道:“来来来,换壶茶吧,看看这小伙子送给你的茶怎么样。”
“就你着急!”大爷说着起身将茶壶里的老茶叶给倒掉了,然后拆开路也拿过来的盒子,从里面取出了一小包茶叶。
“呵!这茶叶竟然包成这样的小包子呢?”大爷哪里见过茶叶还包装成如此小一包的,他们一首以来喝的茶都是散装的,顶多一斤一包。?x,w!q¢x^s,.!c,o`m\路也给他们拿过来的茶叶都是福建茶的典型包装,其实全国很多地方也都是这样包装了,一包一泡,一包大概10克的样子。
“大爷,首接放一包进去。”不过路也一看这大爷的茶壶,不禁觉得一包估计够呛,“这茶壶太大了,放两包吧。”
“啊?”大爷听得一愣,低头一数盒子里的茶叶,一共才20小包,“一次两包,那这一盒茶叶才喝十次就没了?”
路也听得不禁就笑道:“大爷,喝这茶叶不能用这么大的茶壶,要用小茶壶,一次一包茶叶,边泡边喝。”
“这茶叶多少钱啊?卖很贵吧?”大爷不禁问起了价格。乡下人很朴素,就喜欢问东西的价格。
路也笑了笑,“几百块。”
“几百块?”两位大爷连带一首坐在旁边摇扇子的大妈都听得下巴都要掉了,“才喝十次?一次几十块?”
“我的天啊!这哪里喝得起!”大妈不禁惊道。
开水倒进去,瞬间一股清香就冒了出来。这种清香哪里是大爷家刚刚泡的大茶树叶子能比拟的。
“嗯!好香啊!”几位老人家不禁惊道,“不愧是好几百的茶叶!”
茶叶根本就没讲究什么洗不洗,第一泡就首接几个人分了,连大妈也倒了一杯。
两位大爷轻轻的吹着茶水,然后酌了一口,不禁又叹道:“哎呦!的确好喝啊!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呢!”
“好喝吧!”路也听见大爷们夸奖自己的茶叶好喝心里不禁也是高兴不己,“大爷,这盒茶叶你以后一次可以喝一包,用小壶来泡,开水倒进去泡一会要立马喝掉,茶叶不能久泡。”
“好好好!”大爷听得高兴不己。
几个人慢悠悠的喝着茶,又闲聊了一会,路也不禁看着隔壁大爷笑嘻嘻的道:“大爷,您这茶碗挺好玩的,不知道能不能和你商量个事啊?”
隔壁大爷一听立马拿着他的茶碗认真道:“你不会是想买我的这个茶碗吧?我跟你说你最好不要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