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
公元前369年4月8日,由军师“吴道子”撰写征讨檄文昭告天下!
天下臣民同鉴:
今者,世道崩坏,奸佞横行,朝堂之上,蝇营狗苟,黎庶于水火之中辗转哀号。本文搜:61看书网 61ksw.com 免费阅读
值此存亡之际,我林霸天,挺身而出,以正乾坤,昭告天下,兴正义之师,讨无道之逆。
观当今朝廷,天子昏庸,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恤民生疾苦。
大权旁落于一众奸宦之手,他们卖官鬻爵,公然索贿,致使朝堂之上,贤能之士被排挤打压,贪婪之徒则肆意妄为。
地方官吏,上行下效,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百姓辛苦耕耘所得,被搜刮殆尽,以致饿殍遍野,流民载道。
边关之上,烽火不息,蛮族屡屡犯境,烧杀抢掠,百姓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
然,我国军备废弛,大军克扣军饷,将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无力御敌,致使国土沦陷,百姓惨遭屠戮。
“如此朝廷,己沦为百姓之公敌,国之祸根。”
我林霸天,心怀天下苍生,目睹百姓深陷苦难,义愤填膺,难以自抑。
今率西方豪杰,聚百万雄师,以救民于水火,还天下太平为己任,兴兵讨逆。
我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爱护百姓,如父母爱护子女。
我等深知,老百姓乃国之根本,唯有为其谋福祉,方能得天下之人心。
我军将士,皆为热血男儿,英勇无畏,愿为正义而战,为百姓而死。
今昭告天下,但凡我忠义之士,皆当奋起响应,共襄义举。
或执干戈以卫社稷,或献谋略以助军机,或捐钱粮以济军需。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何愁逆贼不灭,天下不平?
我等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将驱散黑暗。
待平定战乱,我将与天下百姓一道,重建太平盛世,让疾苦百姓安居乐业,共享繁荣。
愿天下有志之士,与吾并肩作战,共创千秋伟业!
“林霸天 敬上!”
主上,您看这篇征讨檄文如何?吴道子将撰写好的檄文递给林霸天。
林霸天接过檄文仔细观看,顿时心中为之震撼。
吴先生大才呀,女儿推荐的人果然是贤能之士。
只是不知道他排兵布阵上,是否如这征讨檄文一般,有过人之处呢?
还有就是,大军总共才三十万,哪里来的百万雄师是不是先生写错了?
念及至此,林霸天急忙开口道!!
“好好好,先生之大才果然闻名不如一见啊,我这就将这征讨檄文散发出去。
“主上,万万不可啊!”
吴道子手捋着那如银瀑般的胡须,缓缓说道,此征讨檄文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旦昭告天下,便会如决堤之洪,带来灭顶之灾啊!
林霸天闻听此言,如遭雷击,顿时大惊失色,急忙向吴道子请教。
“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吴道子继续说道!!
大禹国,如今三位异姓王犹如三头猛虎,各自盘踞一方,西境王陆满晨看似对朝中之事漠不关心。
然而,一旦将此檄文昭告天下,西境王就会如饿虎扑食般,联合其他异姓王同时出兵。
那时,我军将陷入西面楚歌之境,如被困之兽,任人宰割。
先生,那这征讨檄文岂不成了一颗烫手的山芋,我看还是一把火烧了吧!
哎…?
“主上莫急,老夫倒是有一锦囊妙计,征讨檄文只是晚几天发布而己,到那时就有百万雄师啦!”
“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林霸天毕恭毕敬地鞠躬行礼,吴道子却如惊弓之鸟般,急忙躲开,满脸惊恐,左右张望一番,这才如释重负。
“我的个老天爷啊,这要是让小姑奶奶知道了,自己恐怕是要被剥皮抽筋了。”
主上,当务之急,乃是走为上计,大军需连夜启程,首捣北境王李广的老巢。
李广虽手握三十万大军,但能战之兵不足十万,只要我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北境大军必败无疑,而后我军便可割据一方,不出半月,征讨檄文昭告天下。
届时,定会有众多仁人志士慕名而来,共襄盛举,何愁大业不成。
到那时,主上便可统率百万雄师,杀进京城,推翻那腐朽的皇朝,成就千秋霸业。
先生,青州府百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