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69

箔,正是三年前龙江船厂亏空案中,被倭寇用来伪造官印的材料。沈墨突然明白:那些"劣质硫磺"里掺的不仅是矾,还有倭国特制的金属腐蚀剂。

f【终极悬念】

子时的梆子声刚落,郑潜书房的地砖突然传来细微的震动。沈墨俯身贴耳,竟听见地下隐约有车轮辘辘之声——正是通往御马监密道的方位。

月光如刀,将《大明会典》书脊上的血蟾切割成两半。那"缺足蟾"的断足处,残留着几粒晶莹的硫磺结晶。沈墨的指尖刚触及书册,整排书架突然"咔嗒"一响,露出后面暗格中半截未烧尽的信笺。

信纸上的血迹已氧化成褐黑色,但"硫磺船"三字仍清晰可辨。更诡异的是信纸边缘——那里留着半个青紫色的指印,指纹间沾着御马监特有的苜蓿草料碎屑。

"御马......"沈墨的喃喃自语被突如其来的鸦啼打断。窗外,一只乌鸦正用喙啄击窗棂,它的左爪上绑着条褪色的红绸——正是三日前从琉球使臣袖口撕下的布料。

当更夫的梆子敲响第二声时,书架后的墙壁传来"沙沙"声。沈墨用醋泼向砖缝,石壁上渐渐显现出一幅地图:长江水道被朱砂标出七个泊位,每个泊位旁都画着只缺足蟾,而终点赫然是——

御马监后院的草料场。

3. 党争浮出

a【东厂施压】

北镇抚司的青铜兽炉吐着龙涎香,曹无伤蟒袍上的金线在烛火中忽明忽暗。他指尖叩击桌面的节奏,竟与诏狱刑房的滴水声分毫不差。

"沈大人。"曹无伤突然掀开案上锦盒,露出里面鎏金的三足蟾蜍,"你可知这物件,本该随矿税太监一起埋进乱葬岗?"蟾蜍的第三足明显是新熔铸的,与原本鎏金形成刺眼的色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墨的余光瞥见奏折朱批的异样——"查"字的竖钩处墨色深重,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特有的运笔习惯。他故意让袖中藏着的琉球国书露出一角,曹无伤的眼皮立刻剧烈跳动。

"三足金蟾?"曹无伤突然抓起茶杯砸向地面,碎瓷片精准地溅成蟾形,"现在不就是两足了?"茶水在青砖上晕开的痕迹,恰似兵部账册上被涂改的硫磺数目。

当沈墨告退时,发现自己的腰牌不知何时已被调换。新腰牌背面,用针尖刻着个微不可察的"御"字——与郑潜尸体指甲缝里嵌着的金箔如出一辙。

b【都指挥使的密信】

三更梆子刚歇,沈墨忽闻窗纸"嗤"的轻响。一支玄铁袖箭破窗而入,箭尾缠着的桑皮纸条犹自颤动。展开时,一股熟悉的沉水香气息扑面而来——这是都指挥使陆炳惯用的墨香。

字迹看似潦草,但"琉球"二字的提按转折间,暗藏锦衣卫密报特有的"悬针"笔法。更可疑的是落款指印,在烛火映照下竟泛着诡异的靛蓝色——正是郑潜指甲缝里那种毒粉的颜色。

沈墨突然将纸条浸入茶汤。水渍晕染处,浮现出第二层文字:

> "真凶在御马监"

字迹与正面截然不同,却是郑潜生前惯用的台阁体。纸条边缘还粘着半片硫磺结晶,在烛火下折射出七彩光晕——与龙江船厂案发现场的证物如出一辙。

窗外树影婆娑,一片枯叶飘落案头。叶脉间竟用针尖刺着个"卍"字符,与孙承宗书房暗格里的标记完全一致。沈墨的指尖刚触及叶面,叶片突然自燃,灰烬中现出半枚鎏金蟾蜍的轮廓。

c【琉球国书的秘密】

《火器迷踪:琉球密图》

烛火摇曳间,沈墨将琉球国书浸入醋缸。纸张渐渐透出一幅诡异草图:炮管短粗,膛线呈螺旋状延伸。徐光启的西洋放大镜停在炮膛处,镜片下显出一行针尖大小的倭文——"疾风"二字。

"这不是仿制..."徐光启的银须剧烈颤抖,"是改良!"他猛地翻开《武备志》,指着倭寇铁炮的记载:"短三寸,射程减半,但射速倍增——专为接舷战设计。"

裴真突然用镊子夹起图纸边缘的半片金箔。在烛火映照下,金箔显出"七三提"的成色标记——与龙江船厂失窃的官银配方一致。更骇人的是图纸背面,用矾水写着:

"九九窖藏法改良,硫磺掺夜啼散,八十日蚀穿炮膛。"

窗外突然传来夜枭啼叫。沈墨推开窗,只见月光下,一只信鸽正掠过屋脊——爪上绑着的红绸,与郑潜书房发现的琉球布料如出一辙。

d【三条暗线交汇】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