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72

"这批火铳的军费..."徐文远的笔尖在纸上疾走,看似记录兵器锻造数据的文字,实则暗藏玄机。每当涉及白银数目,他便用算盘珠的排列替代:上珠每颗代表千两,下珠每颗代表百两,九宫格纵横相加的数值,正是当月抗倭军费的真实数额。而锑粉书写的批注,实为激活加密系统的密钥。

三百年后的2025年,赵莽在首里城地库的暗格里,捧着这本残破的《机关谜题》。封面烫金的"武备志"三字已斑驳,但内页的朱砂字迹仍透着诡异的光泽。当他将紫外线灯扫过页面,那些看似随意的算珠插图突然浮现出量子纠缠的纹路——每颗算珠竟都是微型的磷烯纳米存储器。

"这根本不是普通兵书!"李博士的惊呼在密闭空间回荡。她用探针取下一粒"算珠",扫描结果显示其内部封存着1562年的加密信息:"倭国商船三艘,载银七千三百两,将于舟山群岛交易。"更惊人的是,算珠表面的硫化锑涂层,与地库中九宫算盘锁的材质完全吻合。

赵莽的目光投向角落那台锈迹斑斑的青铜算盘。三维九宫格的锁芯表面,云雷纹与《机关谜题》中的插图如出一辙。他小心翼翼地翻开兵书某页,一段看似描写阵法的文字突然浮现荧光:"九数归一,三才定鼎。锑尘入格,乾坤自明。"这分明是开启九宫锁的密码提示。

当第一粒锑尘落入代表"坎位"的凹槽,锁芯内部传来齿轮转动的闷响。赵莽的手微微颤抖,他想起书中记载的抗倭往事:徐文远曾用这种加密算盘,将贪官私吞的军费数据暗藏在兵器制造记录中。那些被篡改的白银数目,实则是倭国走私的铁证,而九宫算盘,就是守护真相的最后防线。

第二粒锑尘嵌入"离位"时,锁芯表面的云雷纹突然流动起来,投射出全息影像:明朝官员与倭国商人在密室交割银锭的场景。李博士快速截图分析,画面中的银锭重量,竟与《机关谜题》里某页算珠排列的数值完全对应。"他们用算珠排列替代数字,再用锑尘激活存储!"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随着最后一粒锑尘落入"中宫",整个锁芯迸发出耀眼的蓝光。九宫格结构缓缓升起,露出下方的暗格——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卷丝绸账本,每一卷都记载着明朝年间倭国走私的详细数据。账本边缘的锑粉标记,与《机关谜题》中的批注形成完美呼应。

地库外突然传来爆炸声,倭国残余势力追踪而至。赵莽迅速将账本扫描存档,却在触碰某卷账本时,发现夹层中藏着更惊人的秘密: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德川幕府在石见银矿铸造时空锚锭的位置,而旁边的批注,正是用九宫算盘的加密逻辑写成。

"原来四百年前,他们就开始谋划时空阴谋!"赵莽将账本紧紧护在胸前。当敌人破墙而入的瞬间,他抓起算盘锁,将剩余的锑尘全部倒入锁芯。刹那间,青铜算盘爆发出强烈的量子脉冲,账本上的锑粉标记与锁芯产生共振,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能量屏障。

在剧烈的能量波动中,赵莽仿佛看见徐文远在军器局奋笔疾书的身影。那位明朝军匠或许不曾想到,自己发明的加密算盘,竟跨越四百年时空,成为揭露历史真相的关键。当最后一丝蓝光消散,赵莽握着残破的《机关谜题》走出地库,东方的天际已泛起鱼肚白——新的战斗,即将随着黎明的到来而展开。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