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75

浓度高达3.2\times10^{11}\text{颗粒/ml} 。森田站在指挥中心,看着量子计算机上的进度条飞速攀升,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用不了多久,这些微粒将在龙潭构建起跨时空超导网络,改写1598年露梁海战的结局。

此时,赵莽正对着全息熔炉的结构图陷入沉思。李博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结构很像古代火器,但具体是什么,数据库里没有匹配结果。”赵莽的手指划过屏幕上的双曲线纹路,那些微粒按庞加莱双曲模型自组织形成的图案,突然与他记忆中的古籍片段重叠。“这是《武备志》里失传的‘火龙出水’!”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多级火箭的设计,用于海战,正是露梁海战中明军的秘密武器!”

当赵莽将“火龙出水”的参数输入量子解密系统时,熔炉结构图上的铭文突然闪烁起来。但这一次,出现的不是古篆文,而是现代简体字:“时间回溯已就绪,露梁将改写。”赵莽的瞳孔骤缩,他意识到倭国不仅掌握了时空技术,还在故意留下线索,挑衅他们的防线。

在龙潭的水底,锇-187微粒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开始构建超导网络。量子纠缠态将这些微粒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的宏观量子悬浮现象让整个水域泛起诡异的蓝光。森田按下启动按钮的瞬间,时空场开始扭曲,1598年露梁海战的画面如全息投影般在他眼前浮现:明军的福船、朝鲜的龟船与日军战船激烈交火,“火龙出水”喷射出的火焰照亮夜空。

赵莽带着破译的铭文赶到龙潭时,时空乱流已经将周边区域笼罩。他看着水中闪烁的蓝光,知道倭国的阴谋即将得逞。关键时刻,他启动了携带的量子干扰器,利用约瑟夫森效应产生的反向电流,试图扰乱超导网络的构建。

“你以为能阻止我?”森田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2025年的量子计算技术,已经让时间回溯成为可能。露梁海战的胜利,将永远从历史中抹去!”赵莽没有回应,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水中的微粒,脑海中飞速计算着干扰的时机。

就在超导网络即将成型的瞬间,赵莽将干扰器的功率提升到最大。锇-187微粒的量子态开始紊乱,时空投影中的海战画面也随之扭曲。森田疯狂地敲击控制台,试图稳定网络,但一切都是徒劳。赵莽看着铭文再次闪烁,这次出现的是:“历史的轨迹,不容篡改。”

随着超导网络的崩解,时空乱流逐渐平息。赵莽瘫坐在地,汗水湿透了后背。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倭国的野心不会就此熄灭。但至少,这一次,他们守住了露梁海战的历史真相,让那段中朝联军并肩作战的英雄史诗,继续在时间长河中熠熠生辉 。

b关键场景

量子悬光:时空熔炉的觉醒时刻

龙潭的水面在子夜时分突然沸腾,无数泛着银蓝光泽的锇-187微粒破土而出,在10^6 v/m的强电场中跳起诡异的量子之舞。赵莽握紧防护手套,看着这些被珊瑚虫富集的陨石微粒以豪斯多夫维数d=2.72的分形结构疯狂生长,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巨手正在编织时空的经纬。

"分形结构达到临界值!"李博士的尖叫被设备的嗡鸣声吞没。监测屏上,微粒自组织形成的立体投影开始具象化——下层浮现出万历年间佛郎机铁炮的轮廓,nbti超导线圈缠绕的炮管泛着冷冽的紫光,临界磁场b_c=15t的标识在量子检测仪上疯狂跳动;上层则是由珊瑚虫dna折叠而成的拓扑量子计算机,双螺旋结构在电场中扭曲成克莱因瓶形状,逻辑门保真度99.99%的数据流如银河倾泻。

赵莽的视网膜上重叠着双重影像:1598年露梁海战的炮火与2025年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在此刻交融。当第11层结构——象征着万历朝11次重大海战的全息投影——完全成型时,熔炉核心突然迸发出刺目的蓝光。他知道,这不仅是超导装置的启动,更是倭国企图篡改历史的倒计时。

"阻止仪式!"森田的嘶吼从通讯频道传来,但赵莽已经将手按在了青铜剑的铭文上。当指尖触及那些由锇-187衰变形成的量子刻痕时,β衰变的链式反应瞬间引爆。根据衰变公式n(t)=n_0e^{-\lambda t} \quad \text{其中}\lambda=\frac{\ln2}{t_{1/2}},42亿年半衰期的锇-187开始以超常规速率释放中微子流,整个龙潭的时空场剧烈扭曲。

海底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在中微子的冲击下发生频率跃迁,激光波长锁定在1583nm——这个数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