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增长。
第三分舰队的雷达信号突然消失。林砚看着屏幕上那个闪烁后熄灭的光点,耳边仿佛听见了青铜撕裂的轰鸣。当共振次数突破800次时,她通过监控镜头亲眼目睹了噩梦般的场景:一艘战船的主炮管突然扭曲成麻花状,裂纹以光速蔓延,最终在第876次循环时炸成漫天碎片。那些飞溅的青铜残片如同子弹,瞬间贯穿了相邻舰船的甲板。
“必须降低共振频率!”副官嘶吼着建议。但林砚知道,这无异于饮鸩止渴。降低频率意味着削弱声重力波对台风眼壁的破坏力,而敌方舰队正藏在风暴的另一侧伺机而动。她咬着牙调出能量分配界面,将原本输送给防御系统的电力全部注入压电片——既然注定要在毁灭中寻找生机,那就让卡门涡街的能量转化效率再提升一个百分点。
当共振次数逼近 10^3 时,整支舰队的青铜炮管都在发出高频蜂鸣。林砚盯着战术平板上跳动的数字,突然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相:科学方程式早已写下了结局。卡门涡街的15%能量转化效率,青铜炮管的疲劳寿命公式,这些冰冷的计算结果,就是悬在舰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最后100次循环!”林砚的声音在颤抖中带着决绝。她看着能量读数突破临界值,声重力波的声压级达到162db——超过了理论预测的极限。就在第999次共振时,所有青铜炮管同时爆裂,冲击波如同涟漪般扩散,与台风眼壁的能量场产生了诡异的共鸣。
当风暴终于平息,海面上漂浮着扭曲的舰船残骸。林砚在救生艇上打开记录仪,卡门涡街的能量曲线与青铜炮管的疲劳数据仍在不断闪烁。她知道,这场用科学方程式书写的战争,既是人类对自然伟力的驯服,也是对自身狂妄的警示——每一个精确的公式背后,都藏着足以颠覆一切的变量。
喜欢大明锦衣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