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98

与现代反物质屏蔽理论不谋而合。当团队尝试复刻古代工艺制作存储舱时,意外捕获到宇宙射线中的微量反物质,将其封印在精心打造的铅银牢笼中。

此刻,实验室的温度开始急剧下降,铅银合金表面凝结出霜花。赵莽知道,这是反物质逃逸的前兆——正电子与周围物质发生弱相互作用,正在汲取环境能量。他抓起应急手册,目光扫过泛黄的明代残卷,上面“银为锁,铅为闩,破之则天地焚”的记载,此刻像毒蛇般缠绕在心头。

“启动液氮冷却系统!”赵莽嘶吼着下达命令。但他很快发现,低温不仅没有延缓屏蔽失效,反而加速了合金内部的结构崩解。量子显微镜显示,铅银原子间的电子云重叠区域出现诡异的断层,就像被无形的剪刀剪开的丝线。更恐怖的是,逃逸的正电子开始与空气中的电子发生湮灭,零星的伽马射线在监测屏上划出刺目的光点。

在距离实验室三公里的海面上,敌舰“冥渊号”的指挥官通过特殊探测器捕捉到了异常能量波动。“检测到反物质信号!”技术官的声音充满震惊,“那些古代材料...居然真的囚禁着反物质!”指挥官狞笑一声,按下了干扰装置的启动键——他要加速铅银屏蔽层的失效,借反物质的湮灭之力摧毁整个科研基地。

实验室里,铅银合金舱体突然发出玻璃碎裂般的脆响。陈砚的尖叫被湮灭反应的轰鸣声淹没,第一克反物质与周围物质接触,瞬间释放出足以点亮整个夜空的强光。赵莽在光芒中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景象:湮灭产生的伽马射线在空中编织成明代青铜匣上的篆文图案,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在诉说着跨越时空的警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启动能量偏转器!”赵莽拖着灼伤的手臂冲向控制台。他想起古籍中“以银引雷,以铅镇邪”的记载,疯狂调整参数,将剩余的铅银合金残余能量导入偏转装置。奇迹发生了,部分湮灭能量被引导成螺旋状的能量屏障,将致命的伽马射线暂时困在实验室上空。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赵莽看着不断扩大的湮灭区域,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他突然抓起一块未完全失效的铅银合金,在上面刻下新的量子编码——这是结合明代工艺与现代理论的最后尝试。当他将编码后的合金插入控制台的瞬间,整个实验室的能量场发生了奇异的扭曲,铅银合金竟开始自主修复屏蔽层的缺陷。

最终,湮灭反应在释放了相当于百万吨tnt当量的能量后逐渐平息。赵莽瘫坐在满地狼藉的实验室里,看着手中斑驳的铅银合金,上面新刻的纹路与明代古篆完美融合。他知道,这场与反物质的惊险博弈,不仅揭示了古代匠师对宇宙终极力量的惊人理解,更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科技领域的大门——在铅与银的交织中,人类或许能找到驯服反物质这头猛兽的终极密码。

4. 技术限制与跨学科验证

电光火石间的时空博弈

量子物理实验室的穹顶下,警报声如同困兽的嘶吼,在金属墙壁间来回撞击。林深死死盯着悬浮在空中的全息投影,四维电网的模拟图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解。幽蓝色的能量线条闪烁不定,如同风中残烛,每一次明灭都让他的心狠狠揪紧——当前模拟的持续时间,正停留在令人绝望的10^{-9}s。

"必须找到突破点!"林深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在皮肤上留下月牙状的血痕。按照理论计算,只有维持10^{-5}s,四维电网才能完成拓扑突变,实现跨越时空的能量传输。可现在,这短短万分之一秒的差距,却像横亘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天堑,令所有努力都化作泡影。

助手陈砚抱着一摞厚重的资料冲进实验室,发梢还沾着未干的雨水。"林教授,最新的考古发现!"她将平板电脑狠狠拍在操作台上,屏幕上,几块形状怪异的金属残片泛着冷冽的光泽。"这是从明代沉船上打捞出来的,经检测,上面带有克莱因瓶拓扑缺陷,x射线衍射匹配度高达99.3%,碳14测定年代为1598±20年!"

林深的呼吸骤然急促。他抢过平板,放大图像,残片表面那些细密的纹路仿佛活过来一般,在他视网膜上不断跳跃。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刻痕,竟与他设计的四维电网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难道,四百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掌握了如此高深的时空技术?

"立刻对残片进行量子解析!"林深的声音不自觉提高八度。实验室内,各种精密仪器随即开始运转,激光束在金属表面来回扫描,将微观结构的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量子计算机中。随着分析的深入,一个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