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204

带着纳米金粒找到他时,陈宇起初并未在意,但在显微镜下看到纳米金粒的瞬间,他的心跳陡然加快。这些金粒的排列竟与他设想中的量子比特阵列极为相似。

陈宇立即将纳米金粒的数据导入ibm量子计算机进行模拟。经过无数次的运算和调整,令人震惊的结果出现了:纳米金粒阵列可形成d=11表面码,逻辑门保真度f=0.997 ,这一数据远超当前量子计算领域的平均水平。陈宇不敢相信,明代的工匠竟能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如此精准的量子编码。

为了探究真相,林悦和陈宇开始查阅大量明代文献资料。在一本失传的古籍中,他们发现了关于“天工秘术”的记载,上面描述了工匠们如何利用特殊工艺将黄金制成微小颗粒,并通过特殊排列传递信息。结合量子模拟结果,两人推测,这些纳米金粒或许是明代的一种秘密通信工具,通过量子比特的形式记录和传递信息。

然而,他们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一些势力的关注。某跨国公司觊觎这项技术,试图抢夺纳米金粒样本和研究数据。林悦和陈宇在警方的保护下,继续深入研究。他们发现,纳米金粒的排列不仅与量子计算相关,还与明代的天文历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特定的算法,他们成功破译出了部分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到明代的军事部署和贸易路线。

最终,林悦和陈宇的研究成果震惊了学术界。他们的发现不仅改写了人类对古代科技的认知,也为量子计算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那些古老的纳米金粒,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诉说着跨越时空的科学传奇 。

古币能量迷局

2025年,上海量子金融研究所的警报声骤然响起。物理学家陆川盯着实验舱内的隆庆通宝,瞳孔剧烈收缩——当11万枚古币按特定序列排列时,静电检测仪的数值开始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11kj,与破译的密码激活能量需求分毫不差。

这一切源于三个月前。考古学家林薇在福建古窑遗址发掘出一批隆庆通宝,每枚钱币边缘都刻着细微的螺旋纹路。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这些纹路竟构成了纳米级的电容结构。更诡异的是,将11万枚钱币串联后,其电容参数计算出的静电势能 e=\frac{1}{2}cv^2 ,恰好指向一个神秘数值——11kj。

"这不可能是巧合。"林薇将数据传给陆川时,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作为量子能量研究专家,陆川立刻意识到,这些古币或许是某种跨越时空的能量装置。他连夜搭建实验装置,试图重现古币的能量特性。

在超净实验室里,陆川小心翼翼地将古币接入电路。当11万枚钱币形成闭环的瞬间,整个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黯淡。静电场测试仪显示,这些古币产生的静电势能正在不断累积,最终达到11kj的临界值。与此同时,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自动启动,开始解析一组隐藏在古币纹路中的密码。

随着研究深入,他们发现这11kj能量与11组密码存在着精妙的对应关系。每消耗1kj能量,就能激活一组密码,而这些密码组合起来,竟指向了一个神秘的坐标——南海某处的海底沉船。

消息不胫而走,各方势力闻风而动。某跨国能源集团妄图夺取这批古币,他们坚信这些蕴含着神秘能量的古币,将成为掌控未来能源的关键。陆川和林薇在警方的保护下,带着古币踏上了前往南海的征程。

在海底沉船遗址,他们找到了一个布满精密机关的青铜密室。当11万枚隆庆通宝被放入密室的凹槽,11kj的能量瞬间注入,密室轰然开启。内部的石碑上刻着明代工匠的手记,原来在隆庆年间,古人就已掌握了能量守恒与量子存储的奥秘,这些古币正是他们为后世留下的能量密钥。

最终,陆川和林薇成功破解了古币的秘密,他们的发现不仅改写了能源科学的历史,更为现代量子能量研究开辟了全新的方向。而那11万枚隆庆通宝,也成为了连接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桥梁,见证着人类对能量奥秘的不懈探索。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