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213

融交织的危机终于平息,但它留下的谜团仍在两人心中萦绕。许薇继续钻研基因中的秘密,林深则时刻警惕着市场的异常波动,他们知道,未知的危险或许随时会再次降临。

量子镜中的千年回响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量子计算中心,蓝色冷光在穹顶流淌。林深盯着ibm量子处理器吐出的三维光谱图,病毒rna的傅里叶谱正与汞硫化物(hgs)的晶格振动模型疯狂交叠,93%的吻合度让他后颈发凉——这串数据竟与明代典籍《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银朱"不谋而合。

"教授,文物局传来加急邮件。"助手突然推门而入,投影仪自动切换画面,泛黄的古籍扫描件上,宋应星关于银朱制作的记载赫然在目:"升炼银朱,其气凝结如霜雪,叩之有声,遇热则振,其律可通天地。"林深的手指悬在虚拟屏幕上,那些描述与量子模拟结果严丝合缝。

与此同时,北京古物修复师苏晚正为一批明代漆器犯难。显微镜下,褪色的银朱颜料里竟浮现出诡异的螺旋结构,与近期爆发的神秘病毒rna形态惊人相似。当她将样本数据上传云端,系统自动匹配到林深的量子研究报告,两个素未谋面的研究者,因这跨越时空的巧合产生了命运的共振。

三天后,林深带着量子计算模型出现在故宫。在恒温恒湿的文物库房,苏晚将银朱样本小心翼翼地放入量子腔室。当ibm处理器开始运行模拟,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古代颜料的晶格振动竟与病毒rna谱线产生了量子纠缠,仿佛跨越四百年的幽灵在进行对话。

"这不是巧合。"林深的声音带着颤抖,"明代匠人或许早已掌握了某种量子级的物质操控技术,他们将银朱作为载体,把某种信息...或者病毒,以晶格振动的形式封存。"苏晚的目光落在《天工开物》的批注上,某位清代学者用朱砂写下的"此物通灵,慎之"几个字,此刻在冷光灯下泛着妖异的红光。

研究团队迅速扩大规模,却在此时遭遇神秘阻挠。深夜的实验室突然断电,备份数据离奇消失,甚至连银朱样本都出现了未知降解。但这些威胁反而让两人更加坚定,他们发现,当量子模拟持续运行,现实中的病毒传播速度竟开始减缓,仿佛虚拟世界与现实产生了某种镜像关联。

最终,在数百台量子处理器的协同运算下,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明代方士试图用银朱构建"天地共鸣"的物质载体,却意外制造出能自我复制的量子态病毒。而现代量子计算的介入,反而激活了古人留下的抑制程序——病毒rna与银朱晶格的共振,正是打开封印的钥匙。

当最后一组量子模拟数据验证成功时,全球疫情曲线出现了戏剧性的拐点。林深和苏晚站在紫禁城的城墙上,看着量子计算中心的蓝光与故宫的琉璃瓦交相辉映。他们知道,这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拯救了无数生命,更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千年前的智慧,或许早已触达了人类尚未认知的量子领域。

引力波警报下的暗战

2025年5月3日凌晨三点,ligo引力波天文台的红色警报骤然响起。研究员陈默盯着监测屏幕,一组频率为16.03\text{thz}的异常引力波信号正在疯狂跳动,这个数值让他瞬间僵住——16.03,与1603年这个特殊的数字高度关联,而1603年正是金融史上多起重大事件的转折点。

几乎同一时间,在瑞士苏黎世,ubs银行的反洗钱部门主管艾琳也发现了异常。系统自动标记出1603笔转账,这些交易分散在全球各地的账户之间,金额大小不一,转账时间却精确到秒,像是遵循着某种隐秘的节奏。更诡异的是,这些账户的注册信息都指向一些早已废弃的地址,宛如幽灵账户。

当陈默的引力波数据与艾琳的异常转账报告在国际安全会议上交叉比对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时空坐标的高度重叠,暗示着这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有人推测,这可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金融攻击手段,利用引力波作为信号载体,操控全球资金流动。

陈默和艾琳决定联手调查。他们发现,这些异常转账的资金流向,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神秘的离岸账户。而在追踪过程中,他们不断遭遇来自各方的阻挠,甚至有人试图黑入他们的系统,销毁证据。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惊人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某个国际金融集团,企图利用最新的量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