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221

入青铜炮台基座。随着氧化钌纳米电路激活,炮台发射的炮弹在空中划出诡异的弧线,突破了常规弹道的轨迹。沈砚之通过浑天仪的量子计算发现了异常,却在追踪信号源时,意外触碰到了银币网络的防御机制。^k¨a·n?s¢h.u·h_e,z_i_.+c·o*m·

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沈砚之缴获了一枚关键银币。当他将其置于工部改良的浑天仪旁,惊人的画面出现了:银币上的纳米电路与浑天仪的青铜量子比特产生共振,投射出一幅星图——图中标记的坐标,正是传闻中郑和船队失踪的海域。那一刻,他终于明白,这些看似普通的银币,实则是连接地球与宇宙奥秘的量子钥匙,而荷兰人,不过是外星技术的拾荒者。

,!

银梭织就的量子密网

崇祯十二年深秋,工部地下工坊的烛火在青铜浑天仪表面跳跃,沈砚之将两枚刻有郁金香纹的银币嵌入仪器凹槽。刹那间,浑天仪二十八宿星图泛起幽蓝微光,银币表面的氧化钌纳米电路如同活物般舒展,在空气中勾勒出细密的量子纠缠网络。

"大人,澳门商路的最新数据到了。"学徒阿七捧着青铜匣子匆匆赶来。匣中十枚银币整齐排列,每一枚都与远在千里之外的荷兰商船货舱内的银币形成量子纠缠态。沈砚之拿起其中一枚,银币表面浮现出血色纹路——这是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香料贸易量,正通过纠缠态跨越山海实时传输。

这套量子纠缠探测器的核心,藏在银币中由氧化钌纳米电路构成的自检验系统。借鉴中国科大实验中的先进技术,每对纠缠银币都内置了自我验证程序:当数据传输时,银币会自动对比彼此的量子态,若检测到任何第三方干扰,便会立即销毁电路并释放出腐蚀性汞蒸汽。这种设计让荷兰人与大明工部的秘密交易,始终在绝对安全的量子信道中进行。

在澳门议事亭的密室里,范德维特将手掌按在镶嵌着银币的橡木桌面上。桌面瞬间亮起全息投影,显示出长江沿岸的丝绸价格波动。"这些银币就像穿梭时空的梭子。"他对副手笑道,指尖划过投影中闪烁的经济曲线,"工部需要南洋的香料与火器,我们需要大明的丝绸与瓷器,而量子纠缠让交易没有秘密。"

然而,隐患在悄然滋生。沈砚之发现,每当银币传输数据时,浑天仪的量子计算结果就会出现细微偏差。他带着阿七潜入工部银库,用磁石与汞液对数千枚银币进行检测,终于在一枚不起眼的银币上发现端倪:其氧化钌电路中混入了微量杂质,导致纠缠态出现微弱的相位差。

"有人在篡改数据!"沈砚之惊觉。他立即启动浑天仪的自检程序,整个工坊的银币同时发出刺耳蜂鸣。通过量子纠缠网络反向追踪,他们发现信号异常源来自山东半岛——那里正是东林党人暗中掌控的商路枢纽。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大军逼近京城。工部的量子纠缠探测器突然全部失灵,银币表面的氧化钌电路成片崩解。沈砚之握着最后一枚尚能运作的银币,看着上面逐渐黯淡的经济数据,终于明白这场跨越量子时空的交易游戏,早已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战场。而那些曾编织起隐形密网的银币,此刻不过是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量子残骸,诉说着一个关于科技、阴谋与命运的秘密。

2. 核心冲突

银痕蚀天

崇祯十三年冬,工部侍郎赵崇礼摩挲着袖中银币,郁金香纹在烛火下泛着诡谲的幽蓝。他瞥向密室墙上悬挂的《坤舆万国全图》,西班牙殖民者用朱砂标记的吕宋岛海域,正与范德维特描述的"十字刻痕程序"坐标重合。

"大人,新铸的银币已混入漕运银锭。"亲信幕僚压低声音。赵崇礼将银币抛入汞池,水面顿时浮现出江南米价的实时波动。氧化钌纳米电路在液态金属中舒展,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大明的经济命脉尽数捕捉。

这一切始于半年前的密会。范德维特展示的银饼上,细密的十字刻痕在紫外灯下显形。"这是菲利普二世时代的遗产。"荷兰商人转动着鎏金怀表,表盖内侧的星图与银币纹路完美契合,"当特定数量的银币流通市面,纳米电路就会组成共振阵列。"

赵崇礼当然明白其中利害。万历年间,西班牙银元大量涌入导致白银贬值,农户破产、商贾囤积,如今他要故技重施。工部铸币局连夜改制,将氧化钌量子电路嵌入新币,表面却保留着西班牙银元的鹰徽与十字。

首波银币随漕运船队南下时,苏州的丝绸行率先察觉异常。老掌柜将新币置于磁石旁,纹路竟如活物般扭曲——这是量子纠缠被激活的征兆。但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