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254

"

在暴风雪中,赵莽带领团队冲向发射平台。风雪拍打在脸上如同刀割,但他的眼神异常坚定。当碘化银烟条被释放到云层中,奇迹再次发生:这些人工冰核与干冰制造的冰晶相互作用,重新激活了降水链条。半小时后,久违的甘霖倾盆而下。

夜幕降临时,赵莽瘫坐在观测站的椅子上,看着窗外的雨幕。这次实验不仅验证了干冰降温与贝吉龙过程的结合应用,更暴露出人工影响天气的复杂性。他想起十年前在实验室反复推演的公式:干冰的升华吸热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模拟大自然精密的水汽循环。

"赵工,省长来电!"陈薇递来卫星电话。听筒里传来激动的声音:"你们创造了历史!柴达木盆地的降水量突破三十年记录!"赵莽望向窗外,雨水中倒映着监测站的灯光。他知道,这个由干冰引发的"寒云之舞",不仅是科学的胜利,更是人类与自然对话的新起点——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用智慧书写属于未来的气象篇章。

冰渊甬道

"滴——"刺耳的警报声在地下实验室炸开,苏棠的护目镜瞬间蒙上一层白霜。她死死按住液氮输送阀门,看着仪表盘上的温度读数疯狂跳动:-185c、-190c、-194c,距离液氮沸点-196c仅一步之遥。

"快撤!"导师陆川的吼声从防爆门外传来,"氧气开始冷凝了!"苏棠这才注意到实验舱的玻璃壁上,正缓缓凝结出淡蓝色的冰晶——那是液态氧的征兆。如果任由温度继续下降,整个甬道都将变成致命的低温陷阱。

三天前,他们团队接到紧急任务:利用液氮的极限冷却能力,在地下军事基地的防护甬道内制造超低温屏障。这个构想源于液氮极低的沸点,当它在密闭空间内汽化时,能在瞬间吸收大量热量,形成抵御外界高温冲击的"冰墙"。但前提是,必须严格控制环境,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在-183c以下冷凝成液态,引发爆炸风险。

苏棠颤抖着手指按下紧急泄压键,液态氮如白色烟雾般喷涌而出。甬道内的温度开始回升,但她知道最危险的时刻还未过去。那些附着在金属管道上的液态氧冰晶,就像定时炸弹,稍有震动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

"保持冷静,按预案操作。"陆川的声音通过防爆耳机传来,带着令人安心的沉稳。苏棠深吸一口气,拿起特制的加热喷枪,小心翼翼地对准冰晶喷射。淡蓝色的冰逐渐消融,化作袅袅白雾。

突然,甬道深处传来金属扭曲的呻吟。苏棠的头灯扫过墙面,惊恐地发现防爆钢板出现细密的裂纹——是超低温导致的金属脆化!她抓起对讲机大喊:"结构受损!必须立刻停止实验!"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由于局部温度骤降,通风系统的橡胶密封圈突然脆裂,外界空气倒灌进甬道。苏棠眼睁睁地看着氧气浓度检测仪的数值直线上升,而温度仍在-190c徘徊。一旦液态氧与周围可燃物接触......

"所有人撤离!"陆川的嘶吼撕破空气。苏棠转身狂奔,身后传来令人牙酸的爆裂声。当她冲过防爆门的瞬间,身后的甬道传来沉闷的爆炸声,气浪将她掀翻在地。

尘埃落定后,苏棠在医疗舱苏醒。陆川守在床边,手里拿着损毁严重的实验日志。"你做得对,"他指着日志上被烧穿的页面,"我们低估了超低温对材料的影响。液氮确实能制造极限低温,但密闭环境的安全阈值比预想的更苛刻。"

三个月后,改良版的液氮冷却系统在真空环境舱内完成测试。苏棠站在观测窗前,看着液态氮在绝对密封的管道中平稳流动,将实验舱温度稳定维持在-196c。这次他们采用了航天级绝热材料,并用惰性气体置换空气,彻底消除了氧气冷凝风险。

"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陆川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回荡。窗外,超低温环境下的液氮如同流动的银河,照亮了甬道的金属内壁。苏棠知道,人类对极限低温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而每一次失败都将成为通向真理的阶梯——在与绝对零度的博弈中,科学的边界正在被一点点拓宽。

喜欢大明锦衣卫1。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