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263

井的关键节点安置了所谓的\"蒸汽核心\"。这些核心装置利用坎儿井天然的水利环境,一旦触发,将引发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而他们的目标,是以此来要挟各国政府,获取巨额的利益和权力。

\"首领,中国考古队似乎发现了地下的异常。\"一名手下上前报告。维克多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没想到自己的计划会这么快被发现。\"密切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必要的时候,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们。\"

回到考古队这边,林修远带着几名队员已经抵达了坎儿井的一处入口。当地警方也已赶到,开始对周边区域进行封锁。林修远戴上安全帽,准备带领队员下井。临行前,他再次叮嘱大家:\"这次行动十分危险,地下情况不明,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随时注意安全。\"

队员们点头示意,跟着林修远小心翼翼地沿着陡峭的阶梯往下走。坎儿井内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昏暗的灯光在水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不断深入,他们能明显感觉到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四周的墙壁上凝结着水珠,脚下的水流潺潺而过。

突然,走在前面的队员停了下来。\"教授,有情况!\"他指着前方,在微弱的灯光下,隐约能看到一个金属物体的轮廓。林修远快步上前,打开随身携带的强光手电。光芒照亮的瞬间,众人倒吸一口冷气——那赫然是一个巨大的汞齐炼金釜,与雷达探测到的一模一样。更令人惊讶的是,炼金釜旁边的温控装置还在运转,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林修远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炼金釜和温控装置。他发现,这些设备虽然看起来古老,却又融合了现代科技的元素,显然经过了改造和升级。而在炼金釜表面,还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文字,像是某种密码或是标记。

就在这时,林修远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他掏出手机,看到是小周发来的消息:\"教授,我们在分析卫星影像时,发现有可疑车辆在附近频繁出没,很可能与犯罪组织有关!你们一定要小心!\"林修远心中一紧,意识到他们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了。

与此同时,维克多的手下已经开始行动。几辆黑色的越野车在戈壁中疾驰,朝着坎儿井的方向驶去。车上的人都配备了先进的武器和装备,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阻止考古队继续探索,毁掉一切可能暴露计划的证据。

在坎儿井的地下深处,林修远和队员们还在紧张地进行着勘探和记录。他们知道,每多收集一份数据,就离真相更近一步,但同时,也离危险更近一步。而在地面之上,一场围绕着坎儿井秘密的较量,正悄然拉开帷幕。考古队与犯罪组织,一方为了揭开历史的真相,一方为了实现邪恶的阴谋,两股力量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激烈碰撞。

第三章:双生谜团

林修远带领考古队深入坎儿井地道,潮湿的水汽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手电筒的光束劈开黑暗,在岩壁上投下晃动的光影。当他的头灯扫过前方岩壁时,瞳孔猛地收缩——那些斑驳的壁画上,除了传统的水利图腾,竟还画着类似蒸汽机的装置。青铜色的齿轮咬合,蒸汽从管道中喷涌而出,这种超越时代的画面与周围古朴的风格形成强烈反差。更令人震惊的是,壁画角落用中文小篆写着:\"以水为刃,以地为弓\",字迹历经岁月侵蚀依然清晰如昨。¨5′0′2_t¨x^t\.,c\o·m/

\"这不可能...\"林修远喃喃自语,指尖轻轻抚过壁画上的刻痕。坎儿井作为中亚古老的水利工程,壁画中出现中国小篆已是奇事,更何况是如此超前的机械构造图。他突然想起敦煌手稿里的\"11万次淬炼\",此刻仿佛有一道闪电劈开迷雾,将两个相隔千里的线索串联起来。

\"教授,这里有金属刻痕!\"小周的声音在狭窄的地道中回荡。林修远快步上前,强光手电照亮岩壁,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刻着数字,从1到整齐排列。最后一个数字旁画着一把折断的钥匙,缺口处还残留着暗红锈迹,像是干涸的血迹。这个场景与敦煌手稿中的记载完美呼应,难道三百年前的帖木儿间谍,真的在尝试用坎儿井复刻工业革命?那些数字是实验次数,折断的钥匙又暗示着什么?

就在众人陷入沉思时,地道深处突然传来金属碰撞的声响。林修远立刻示意队员保持安静,将手电调至最低亮度。黑暗中,水流声夹杂着若有若无的机械嗡鸣,仿佛有某种精密仪器正在运转。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地质雷达,屏幕上显示前方三百米处有强烈的金属反应,与之前探测到的汞齐炼金釜不同,这次的能量波动更加强烈且规律。

\"所有人注意,进入一级警戒。\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