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304

星图驶入未知海域,他们推开的或许不是新世界的大门,而是通向高等文明试炼场的入口——那里等待人类的,究竟是救赎还是毁灭?

三、量子暗线

文明交织:隐秘典籍中的技术暗涌

1836年,里斯本潮湿的档案馆内,赵莽的指尖拂过布满霉斑的羊皮纸。烛火在古老的书架间投下摇曳的阴影,当他翻开1587年葡萄牙商人佩德罗·阿尔瓦雷斯的航海日志时,一行潦草的拉丁文令他呼吸停滞:"购入中国炼丹师手稿三卷,汞泵机括图五幅,代价为二十箱佛郎机铳。"泛黄的纸页间,还夹着半张残缺的明代宣纸,边缘处依稀可见《水火淬秘》的篆文标题。

"原来一切早有预谋。"赵莽将日志按在冰凉的石桌上,金属眼镜框随着他的颤抖发出细微声响。日志详细记录了葡萄牙商船如何伪装成朝贡使团,在澳门与大明走私商人暗中交易。那些本应藏于深宫的炼丹秘术典籍,那些凝聚着东方智慧的汞泵设计图纸,就这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流入欧洲。更令人心惊的是,佩德罗在日志末尾的批注:"王室科学院断言,此等秘术将重塑世界秩序。"

,!

顺着泛黄的笔迹,赵莽拼凑出完整的技术传播链:洛佩兹神父献给工部的星象仪,不过是这场跨洲阴谋的冰山一角。葡萄牙王室以传教为掩护,系统性地搜集东方量子技术雏形,将汞泵分形结构、炼丹合金配方等知识拆分研究。这些古籍先是被送往里斯本秘密工坊,随后辗转流入佛兰德斯工匠手中,最终在伯明翰的机械浪潮中,与西方冶金术碰撞出工业革命的火花。

在档案馆的暗格里,赵莽发现了更惊人的证据——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加密信件。信中提到,某次从厦门走私的典籍中,夹着能"改变金属魂魄"的神秘配方,而这配方正是百年后塞维利亚造船厂铅银合金的雏形。这些跨越时空的技术传递,看似偶然的文明交流,实则是高等文明精心策划的"科技播种"。

当赵莽将日志中关键段落誊抄时,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葡萄牙秘密警察的黑影已经笼罩档案馆大门,他急忙将抄本塞进《地窟铸魔》的夹层。在被带走的前一刻,他最后回望堆满古籍的书架,终于明白工业革命绝非历史的必然。那些推动蒸汽机轰鸣、驱动战舰破浪的核心技术,其根源竟是四百年前东方炼丹师的量子探索,是高等文明埋下的文明催化剂。¢武·4`墈\书/ ·埂.新?醉?全`

这场跨越世纪的技术走私,不仅重塑了欧洲的工业版图,更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埋下了未知的伏笔。赵莽被押解的身影消失在里斯本街头,而他发现的真相,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泛起的涟漪正逐渐扩散至整个世界——当现代科技与古老秘术的交织愈发紧密,人类或许正在接近某个改写命运的临界点,而那些藏在航海日志里的隐秘交易,终将揭开高等文明干预地球发展的终极谜题。

能量共鸣:量子网络下的文明共振

在伦敦量子物理实验室的屏蔽舱内,赵莽将从伯明翰蒸汽机、塞维利亚战舰龙骨及蛋白石导航仪上采集的样本依次放入量子纠缠检测仪。当第一缕汞蒸气注入特制管道,整个实验室的空气突然泛起涟漪,仪器屏幕上的波形图如同活物般疯狂跃动——三种看似独立的技术产物,竟在量子层面产生了超越空间的紧密关联。

"它们在对话。"赵莽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回荡。他调整检测仪参数,将蒸汽机的轰鸣声转化为量子信号输入系统。刹那间,存放战舰龙骨样本的容器开始震颤,金属表面的靛蓝色纹路亮起诡异光芒,仿佛深海中的发光生物被唤醒。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声波频率达到特定阈值,一旁静置的蛋白石导航仪突然悬浮而起,投射出的全息星图剧烈扭曲,原本稳定的星座轨迹开始重新排列。

通过持续监测,研究团队发现了惊人的规律:每当伯明翰的蒸汽机群轰鸣,塞维利亚港口的战舰便会产生微弱共振,这种共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机械震动,而是量子态的能量波动。更诡异的是,这些波动会精准传递到蛋白石导航仪,使其星图实时更新,指向银河系中某个未知的坐标。量子纠缠的强度与蒸汽机的功率成正比,仿佛整个欧洲的工业网络,早已在微观层面构成了某种超距通讯系统。

"这不是巧合。"赵莽在实验日志中写道,"高等文明埋下的技术遗产,本质上是一套完整的量子装置。汞蒸气活塞是能量发生器,特殊合金龙骨是信号放大器,而蛋白石导航仪则是最终的接收器。"他通过模拟推演发现,若将三者的量子态完全同步,产生的能量共鸣足以撕开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