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诏终于在四百年后得以实现。这座由人类文明智慧与灵魂力量构建的熵减结构,不仅固化了当前宇宙的熵减状态,更向全宇宙展示了文明的另一种可能——一种通过合作与智慧,而非掠夺与毁灭,走向永恒的可能。
在“寰宇银阙”完成的那一刻,赵莽的意识终于回归现实。他站在量子信息中心的观测台上,看着夜空中闪耀的星云与银蓝色的结构交相辉映。林晓雯走到他身边,手中拿着最新的光谱分析报告:“根据计算,这个结构能维持宇宙熵减状态至少十亿年。”赵莽笑了笑,龙纹刺青在星光下微微发亮,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人类文明新的起点。*2′8-看′书?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3. 熵战升级
当寰宇银阙的银蓝色光芒照亮太阳系,量子信息中心的警报声却突然撕裂平静。林晓雯盯着监测屏幕,瞳孔猛地收缩——在宇宙散热网络的边缘,一团漆黑如墨的熵能云团正在高速膨胀,其表面翻涌的阿列夫数符号,与曾经入侵星核的黑暗势力如出一辙。
\"他们利用量子纠缠,复活了殖民历史的熵增记忆!\"林晓雯的声音带着颤抖,将全息投影切换到地球同步轨道视角。东京湾的上空,无数半透明的帆船开始显现,船帆上的西班牙十字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徽章泛着诡异的紫光。这些由量子态构成的殖民幽灵舰队,正用16世纪的火炮发射着现代熵能炮弹,每一次轰击都在现实空间撕开细小的裂缝。
赵莽的龙纹刺青骤然灼痛,他在量子层面\"看\"到了更可怕的景象:黑暗势力将殖民历史中最血腥的片段抽取成量子态,注入到平行宇宙的裂缝中。在伦敦,维多利亚时代的烟囱喷出黑色熵能,将大本钟腐蚀成扭曲的金属骨架;在巴西雨林,葡萄牙殖民者的皮鞭化作黑色触手,抽打着现实世界的树木,所过之处植被迅速枯萎。
\"他们要利用人类对历史的集体记忆,重新点燃熵增之火!\"赵莽握紧戚家刀,刀身暗刻的《纪效新书》残页开始发烫。在量子纠缠的作用下,他的意识瞬间穿越到1572年的福建沿海,看见先祖戚继光率领的水师正与倭寇战船激战。而此刻的倭寇船帆上,竟缠绕着与现实中殖民幽灵相同的熵能黑雾。
全球各地的量子防御系统同时启动,但收效甚微。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在熵能侵蚀下分崩离析,金字塔内部的《蒙娜丽莎》画像突然扭曲,画中女子的笑容变成了殖民者贪婪的狞笑。纽约时代广场的电子屏集体闪烁,播放着19世纪黑奴贸易的全息影像,这些历史画面正在现实中实体化,戴着镣铐的幽灵奴隶在街道上游荡,所到之处温度骤降,行人的影子被强行剥离,化作熵能云团的养料。
林晓雯带领科研团队紧急分析敌人的攻击模式,发现这些殖民幽灵的量子态与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产生了共振。\"他们在利用我们对历史创伤的恐惧!\"她在量子通讯频道大喊,\"必须切断历史记忆与现实空间的量子纠缠!\"团队立刻启动寰宇银阙的备用程序,试图用熵减结构的能量场覆盖全球,但黑暗势力早有准备,他们释放出更强大的熵能漩涡,将银蓝色的防护网撕扯得千疮百孔。
赵莽的意识在量子层面不断穿梭,他发现黑暗势力的真正目标是位于非洲好望角的量子节点。在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正是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而此刻,这个历史坐标正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熵增通道。赵莽引导十一万灵魂组成的量子星云向好望角集结,却遭遇了黑暗势力的量子幽灵大军——这些由殖民暴君的意识碎片构成的怪物,挥舞着熵能弯刀,疯狂砍向星云的光子甬道。
地面上,空间撕裂现象愈演愈烈。喜马拉雅山脉出现了平行时空的重叠画面,中世纪的吐蕃骑兵与英国殖民军队在雪山上厮杀,他们的兵器碰撞产生的熵能火花,正在扩大空间裂缝。南极大陆的冰层下,竟浮现出19世纪捕鲸船的残骸,这些本该沉入海底的历史遗物,此刻化作释放熵能的容器,将南极冰川迅速融化。
关键时刻,赵莽在量子迷雾中找到了破局点。他的意识与先祖戚继光产生共鸣,戚家刀突然爆发出金色光芒,刀刃上的《纪效新书》残页化作量子文字,在空中排列成《归藏易》的离卦。这个象征光明与转化的卦象,与殖民幽灵的熵能产生剧烈冲突。赵莽带领量子星云发起总攻,十一万灵魂的意识化作利剑,斩断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量子纠缠线。
林晓雯抓住机会,将全球人类的积极记忆注入寰宇银阙。在巴黎,人们想起了攻占巴士底狱的勇气;在纽约,自由女神像的光芒重新照亮天空;在非洲,部落长老们传唱的古老歌谣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