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下竟呈现出结晶态,闪烁着诡异的紫色光芒。更可怕的是,它们体表的生物电信号在空气中交织,形成肉眼可见的能量场,所过之处,空气扭曲变形,仿佛空间正在被无形的力量撕裂。¢鸿*特¢晓.说\王· `追,蕞!薪/璋\结?
“启动量子屏障!”赵莽大喊,同时挥出戚家刀。刀刃划破空气的瞬间,竟带起一串幽蓝色的量子火花。当刀锋切入最近的冰碑时,刀身突然剧烈震颤,钨钢材质与冰碑中的菌丝产生了强烈的量子纠缠。一股强大的能量顺着刀身涌入他的手臂,赵莽感觉自己的神经仿佛被电流击中,眼前的世界突然变得扭曲而虚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空中,平流层开始出现异常。一道燃烧的轨迹如同一支巨笔,在云层间书写着神秘的符号。那轨迹散发着金色的光芒,所到之处,云朵被高温蒸发,露出湛蓝的天空。
“赵教授!是《怒涛焚帆》的终章坐标!”助手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从通讯器中传来,“根据古籍记载,这部明代航海日志记录了郑和船队最隐秘的航行路线,其中提到的‘星海彼岸’,很可能就是...”
“十一万光年外的类星体。”赵莽沉声接道,目光紧盯着天空中的轨迹。作为研究古代量子文明的专家,他自然知道那个类星体的传说。据说,那里囚禁着一个能改变时间流向的神秘存在,是所有试图突破维度限制的文明都觊觎的禁忌之地。
此时,尸蛊群已经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矩阵,它们体内的嗜热古菌开始同步脉动,释放出的能量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球形结界。赵莽能感觉到,这个结界正在与冰碑产生共振,天池的量子场变得愈发不稳定。他的量子护盾在能量冲击下发出刺耳的警报,防护罩表面泛起阵阵涟漪,随时可能破碎。
“必须切断它们的共振!”赵莽咬紧牙关,再次挥舞戚家刀。这次,他调动了体内所有的量子能量,刀刃上的幽蓝光晕暴涨,形成一道巨大的光刃。光刃斩在冰碑上的瞬间,整个碑林都剧烈震动起来,冰碑表面的符文亮起刺目光芒,仿佛在进行最后的抵抗。
在激烈的对抗中,赵莽突然发现,冰碑内部似乎隐藏着一个更庞大的结构。那些缠绕在白莲教尸身上的菌丝,正连接着一个深埋地下的巨型装置。这个发现让他心头一震——难道,天池下的秘密,远比想象的更加恐怖?
天空中的燃烧轨迹逐渐清晰,最终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星图。赵莽将星图与自己掌握的资料进行比对,心跳不由得加快。坐标所示的类星体,正是古代文献中多次提到的“熵之囚笼”,传说那里关押着一个能吞噬整个星系的熵增源头。
“他们想释放那个东西...”赵莽喃喃自语,冷汗顺着额头滑落。如果让白莲教的阴谋得逞,整个宇宙的熵增平衡将被打破,所有文明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就在这时,尸蛊群突然发出一阵尖锐的鸣叫,它们组成的能量矩阵开始收缩,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球。赵莽知道,这是对方最后的攻击。他握紧戚家刀,准备迎接这场生死之战。而此时的天空,燃烧的星图光芒大盛,仿佛在预示着一场足以改变宇宙命运的对决即将展开。
第三章:意识囚徒
长白山的寒风卷着冰晶拍打着量子望远镜的防护罩,赵莽屏住呼吸,目镜中剧烈翻涌的辐射风暴突然裂开一道缝隙。无数带电粒子流形成的漩涡深处,隐约浮现出银蓝色的能量囚笼,当内部轮廓逐渐清晰的刹那,他手中的观测记录板"啪嗒"坠地——囚笼里蜷缩的透明意识体,竟有着与明代首辅张居正画像如出一辙的面容,连官服上的仙鹤补子都在量子能量中纤毫毕现。
"这不可能..."赵莽的喉结在防化面罩下滚动。作为研究明史量子遗存的权威,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引发的时空涟漪效应,却从未想过五百年后的今天,这位改革家的意识会被困在十一万光年外的类星体。更诡异的是,望远镜的光谱分析仪突然报警,显示天池冰碑的菌丝网络正以13.7hz的频率震荡——这个数值,恰好是人类大脑β波与量子纠缠态的临界频率。
通讯器突然响起刺耳的蜂鸣,助手的声音带着哭腔:"教授!所有冰碑的量子读数都在飙升,菌丝网络的拓扑结构正在向类星体监狱同步!"赵莽转身望去,整片碑林泛起诡异的流光,冰碑中白莲教尸身缠绕的菌丝如同活物般扭曲,在虚空中编织出巨大的星图。他的战术目镜自动解析出惊人数据:这些菌丝构成的量子线路,竟在模拟虫洞的引力场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