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390

室四壁。墙面上密密麻麻刻着数字,从"1912-001"到"2023-997",共计万余条记录,每一组数字旁都标注着目的地:上海、广州、马尼拉......宛如一张罪恶的世界地图。,e*r+c\i*y\a?n¨.`c?o!m′

突然,林晚的惊呼打破死寂。她用镊子夹起墙角的锈蚀怀表,表盘内圈刻着"周氏宝记"的徽标:"这是周世昌父亲的遗物!他......他居然亲自监督过这些毒盐生产。"怀表指针永远定格在三点十七分,仿佛在诉说某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许昭顺着传送带的轨迹望去,尽头的铁柜表面结着厚厚的盐霜。当他用佩剑劈开锈蚀的锁扣,数百本账本倾泻而出。最新的一本扉页上,周世昌用朱砂狂草写下:"海蛇计划启动,首批五百吨货置换新式步枪。"字迹力透纸背,带着近乎偏执的疯狂。

"大人!"侍卫陈远举着火把匆匆赶来,脸色苍白如纸,"东侧暗室发现人体残骸,衣着像是失踪的盐工!"众人循声而去,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堆积如山的废弃盐袋下,十几具骸骨扭曲成诡异的姿势,有的手骨仍死死抓着齿轮,似乎在生命最后一刻试图阻止机器运转。

林晚颤抖着采集骸骨样本,声音哽咽:"这些盐晶......渗入了他们的骨骼。"显微镜下,晶体内嵌着细小的金属颗粒,与机器齿轮的材质成分完全相同——这些无辜者,竟成了毒盐生产的"活体催化剂"。

许昭望着石室中央的掺沙机器,突然想起周世昌被捕前的狂笑:"你们以为这只是走私?这是改朝换代的钥匙!"此刻他终于明白,周家不仅用毒盐赚取暴利,更通过控制民生必需品,将整个江南地区的命脉攥在手中。每一粒掺沙的毒盐,都是他们颠覆政权的筹码。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千鲤巷的密道入口时,许昭站在巨型机器前,看着官兵将账本、骸骨、证物逐一搬运。石壁上的刻痕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刺眼,那不是简单的生产记录,而是四百年来无数冤魂的泣血控诉。他抚摸着腰间的獬豸纹令牌,暗暗发誓——这沾满鲜血的"盐政密码",将成为周家覆灭的铁证。

远处传来百姓的欢呼声,许昭知道,那是查封周家产业的消息传遍了扬州城。而在这三百米深的地下密室里,巨型掺沙机器的齿轮永远停止了转动,却永远镌刻下一个家族的罪恶烙印,等待历史的审判。

第二章:黑金脉络

密道暗室的烛光在潮湿岩壁上摇曳,许昭用佩剑撬开最后一块青砖时,腐木盒里的账本泛着诡异的幽光。牛皮封面上烫金的周氏徽标已经氧化发黑,扉页用蝇头小楷写着:"见此册者,非死即囚"。林晚戴着白手套翻开账本,却发现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数字代码,根本无从解读。

"这是周家祖传的密文系统。"许昭想起周世昌书房里那幅明代盐引复刻件,"他们用了四百年的加密方式,岂是那么容易破解的?"但林晚的目光落在账本边缘,那里有半枚暗红指纹,在紫外线照射下显出荧光反应——是某种特殊的化学标记。

三日后,南京城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灯火通明。林晚守在刚从美国引进的量子计算机前,屏幕上飞速跳动的代码如同星河倒卷。当第七次算法运行完毕时,屏幕突然爆出刺目红光,整整72g的解密文件倾泻而出。她颤抖着拨通许昭的电话:"大人,我看到了一个...足以颠覆江南经济的黑洞。"

许昭连夜赶到研究院,投影幕布上的资金流向图令人触目惊心。从扬州千鲤巷出发的私盐利润,像毒蛇般蜿蜒进入七个境外账户:瑞士苏黎世银行的"海神基金"、新加坡星展银行的"珊瑚信托"、开曼群岛的"飓风控股"......每笔资金都经过至少三次"漂白",最终化作周氏集团账面上的"合法收入"。

"看这个。"林晚放大1935年6月的交易记录,"单月通过新加坡账户洗钱白银127万两,相当于当时江南盐税的三分之一!"她调出关联数据,这些资金最终流向了德国克虏伯兵工厂,换回的却是标注着"纺织机械"的军火集装箱。

更令人胆寒的是账户间的"盐晶算法"。每个境外账户都对应着特定纯度的私盐,98%纯度的盐利流向瑞士,用于购买精密制盐设备;95%纯度的利润注入新加坡,用于操控南洋盐市。而那些掺沙毒盐产生的暴利,则通过开曼账户直接兑换成军火。

"他们把整个洗钱系统,设计成了精密的盐政机器。"许昭的声音冷得像冰,指尖划过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每一粒毒盐,都在为颠覆政权的计划输血。"他突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