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408

照片铺满桌面,烧焦的墙壁上还残留着朱雀纹章的焦痕。消防专家的鉴定结果显示,这场火灾使用了军用级别的燃烧剂,火势在三分钟内就吞噬了整间办公室。唯一幸存的笔记本边角已被烧成炭黑,模糊的字迹里,\"倒计时开始,必须赶在秋分前...\"几个字让人心惊肉跳。

联合调查组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卫星监控显示,在火灾发生前两小时,一艘挂着巴拿马国旗的快艇从冯远住所附近的码头消失在茫茫太湖中。更令人不安的是,环太平洋矿业的多艘勘探船突然改变航线,朝着日本海方向全速驶去。这些异常动向,似乎都在印证着某个可怕的计划正在悄然推进。

林宇调出冯氏宗谱的扫描件,目光锁定在\"观星者\"的记载上。明代天文历法显示,秋分时节正是地轴偏移角度导致地脉能量最不稳定的时段。而现代地质研究表明,今年的秋分恰逢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地磁环境将变得异常脆弱。难道冯远所说的\"倒计时\",正是在等待这个百年难遇的灾难窗口?

为了摸清湖底的真实情况,特种潜水队携带最新研发的防辐射探测器再次下潜。当潜水器接近地脉枢机残骸时,声呐屏幕上出现了诡异的波纹——本该坍塌的地宫深处,竟有规律地传来机械运转的声响。更可怕的是,探测器捕捉到了与冯远声波武器相同频率的电磁信号,这意味着有人正在水下重启某种装置。

消息传回指挥部,整个会议室陷入死寂。公安部的刑侦专家带来了更坏的消息:冯远在逃亡途中使用的假身份,与三年前国际文物走私案的关键人物完全吻合。而他名下的海外账户,近期频繁与一个注册在北极圈内的神秘组织进行加密通讯。

随着秋分的临近,太湖周边的异常现象越来越多。渔民们纷纷报告,湖面在深夜会泛起诡异的蓝光,水下传来类似钟鸣的低频震动;候鸟一改迁徙路线,成群结队地逃离这片区域。地质雷达显示,湖底的能量场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其中心位置,正是冯氏先祖在《天工秘录》中记载的\"地脉之眼\"。

林宇和苏瑶日夜奋战在实验室,试图找到阻止灾难的方法。他们从冯远笔记本的残页中提取到了部分化学分子式,经过反复推演,发现这些物质组合后竟能引发剧烈的量子坍缩。如果在秋分当夜注入地脉枢机,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秋分前48小时,联合行动组终于锁定了冯远的藏身之处——一座废弃的水下实验室。当特警部队突袭时,只发现了空荡荡的操作间和正在倒计时的量子引爆装置。显示屏上的数字跳动着,仿佛死神的脚步正在逼近。而此时的太湖,水面已经开始诡异地沸腾,一场足以毁灭整个江南的危机,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

深夜的实验室里,培养皿中的暹罗硬木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泛着幽蓝的荧光。苏瑶的手突然剧烈颤抖,险些碰倒一旁的试管——那些本该死亡数百年的木材纤维中,竟存在着微小的、正在分裂的活体细胞。细胞结构呈现出诡异的六边形网格,没有细胞核,却有着类似神经元突触的延伸结构,完全颠覆了现有生物学认知。

\"这不可能...\"她将样本反复检测了七次,每一份报告都显示着相同的结果:这些细胞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而是某种由硅基和碳基混合构成的未知分子链。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她将细胞暴露在模拟明代太湖环境的培养液中时,它们竟开始分泌出与地宫汞合金成分相同的银白色物质。

与此同时,太湖渔村被一场罕见的暴雨笼罩。老渔翁陈阿水蜷缩在祠堂角落,惊恐地看着北墙的壁画在雨水冲刷下发生变化。原本描绘先民沉鼎的画面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全新的图景:燃烧着尾焰的碟形物体划破夜空,坠入翻涌的湖面,溅起的水花中隐约可见类似青铜容器的轮廓。祠堂里的青铜烛台突然剧烈震动,烛泪凝结成的形状,竟与苏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如出一辙。

消息传到联合科考队,林宇立即带着设备赶往渔村。当他用光谱分析仪扫描壁画时,仪器显示颜料中含有大量铱元素——这种在地球上极为稀有的金属,通常只存在于陨石之中。更惊人的是,壁画的基底材料检测出了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指向距今约一万两千年,远远超出明代的时间范畴。

\"你们看这个。\"苏瑶匆匆赶来,将平板电脑上的图像放大。木材细胞的显微照片与壁画中新出现的不明飞行物纹路重叠后,竟形成了完整的星图坐标。而这个坐标,在天文望远镜的观测下,正指向猎户座腰带的暗物质区域。难道四百年前的暹罗贡木,以及太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