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浮雕的龙涎香——那正是三个月前失踪的活体样本制成的量子密钥。
“香阵即星阵...”林夏蜷缩在逃生舱角落,潮湿的发丝黏在汗湿的额角。她的目光死死盯着手中微微发烫的海图残卷,耳畔回响着郑和留下的密语。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想起在古籍中读到的记载:郑和船队每次出航,都会携带数百吨龙涎香,当时的学者认为这只是用于交易的贵重香料,现在看来,这些龙涎香或许是某种超越时代的精密导航系统的关键组件。
逃生舱在深海中剧烈摇晃,金属外壳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林夏打开应急灯,昏黄的光线中,海图上的墨迹仿佛活过来一般,铁离子在鲸脂溶液的作用下缓缓蠕动,勾勒出更加复杂的图案。她摸出便携式质谱仪,再次对墨迹成分进行分析,屏幕上的数据让她心跳加速——除了龙涎香、铁离子和嗜冷菌,还有一种未知元素,其原子结构呈现出量子纠缠态,就像是连接不同维度的桥梁。
不知过了多久,逃生舱终于停止晃动。林夏听到上方传来金属碰撞的声响,搜救船的打捞装置正在将她带回水面。当舱门被打开的瞬间,刺眼的阳光让她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等她再次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同事们焦急的面孔,还有不远处冒着浓烟的“海渊号”残骸。
“林博士!你终于没事了!”助手小陈冲过来,声音带着哭腔。林夏顾不上寒暄,立刻翻找随身携带的海图残卷。当她展开残卷的那一刻,周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原本模糊的全息星图此刻变得无比清晰,南极冰盖的轮廓在阳光下闪烁着幽蓝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某个远古的秘密。
更诡异的事情还在后面。林夏注意到逃生舱的内壁上,那些嗜冷菌分泌的荧光蛋白开始自发排列,逐渐绘制出一幅全新的图案。那是一幅星象图,图中的星座排列与现代天文学中的任何星图都不相符。星座之间由发光的线条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矩阵,而在矩阵的中心,赫然是一个龙涎香的图案。
“这不可能...”林夏喃喃自语,伸手触摸那些荧光图案。她的指尖刚一接触,整个星象图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投影在空中,化作一个巨大的三维模型。模型中,郑和的宝船在星阵中航行,船帆上绘制的云雷纹与黑衣人的徽章如出一辙,而船头的罗盘指针,正指向星阵的中心。
就在这时,林夏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起了电话。“林博士,别相信任何人。”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经过变声处理的声音,“你看到的星象图,是打开‘归墟之门’的钥匙。六百年前,郑和船队就是用这个星阵,到达了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地方。但这个秘密被人觊觎,当年的船队...”话还没说完,电话就被切断了。
林夏握着手机,心跳久久无法平静。她抬头望向天空,此时正值正午,阳光明媚,但她却感到一阵寒意。那些黑衣人究竟是什么来历?他们为什么对海图如此执着?还有那个神秘的电话,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林博士,总部的直升机到了。”小陈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林夏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收好海图残卷。在登上直升机的那一刻,她回头看了一眼海面,波光粼粼的印度洋下,仿佛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她。她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一个跨越六百年的巨大谜团中,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直升机升空后,林夏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整理从海图上获取的数据。当她将星象图的坐标输入天文观测系统时,系统突然报错,显示这些坐标超出了已知宇宙的范围。她的手停在键盘上,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难道,郑和船队真的到达了另一个维度?
就在这时,直升机的通讯系统突然被干扰,屏幕上出现了一段加密视频。视频中,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的人站在一艘古代战船上,背景是一个巨大的星阵。“林博士,欢迎加入这场跨越时空的游戏。”面具人的声音低沉而冰冷,“想要知道真相,就带着海图来合恩角。记住,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自己的眼睛。”视频结束后,通讯系统恢复正常,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林夏握紧了拳头,眼神变得坚定。不管前方有多少危险,她都要揭开这个尘封六百年的秘密。她望向窗外,远方的云层中,隐约出现了一个龙涎香的形状,转瞬即逝。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黑衣人们正盯着监控屏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们的计划,才刚刚开始。
阿尔卑斯山脉深处,钛合金加固的地下实验室里,恒温系统将湿度精确维持在37%。老者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瞳孔随着监控画面微微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