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状阴影,\"德川家的''八幡船''即将搭载改良后的雷电武器,那些用日冕周期校准的引雷装置,会让每一道闪电都成为精准的杀器。\"他指尖轻点锦盒里的e-铁陨石合金,金属表面的天然星纹突然泛起幽蓝荧光,与窗外将明未明的天色诡异地呼应。
周启元的喉结剧烈滚动。三年前登州海滩上,儿子周明远肿胀变形的尸体浮现在眼前——皮肤下蜿蜒的墨绿色纹路,此刻竟与图纸上转基因海藻的生长轨迹如出一辙。艾儒略展开的牛皮卷发出脆响,战船设计图上,用朱砂标注的\"雷枢系统\"正位于桅杆顶端,酷似富士山蓝玺的晶体周围,环绕着按日冕黑子周期排列的导电网格。
\"看到这船帆了吗?\"传教士的指甲划过图纸,\"用第三代转基因海藻织就,不仅能吸收雷电能量,还能释放基因雾。\"他突然抬起头,红宝石戒指在晨曦中闪过血光,\"当第一艘八幡船驶入登州港,您儿子遭遇的噩梦,就会在整个大明海岸线上重演。\"
观星阁的铜漏突然发出异常的滴答声,惊得周启元撞翻了案头的星盘。二十八宿的微型星轨在青砖上四散滚动,其中代表荧惑的赤色铜珠滚到艾儒略脚边,却被对方锃亮的皮靴碾碎。图纸上,改良后的引雷装置细节让他冷汗涔涔——那些参照《崇祯历书》日冕数据设计的共振频率,分明是要将天雷化作可控的杀戮工具。
\"你们疯了!\"周启元抓住对方手腕,却摸到皮下坚硬的金属义肢,\"用天象操控自然之力,这是要遭天谴的!\"艾儒略不怒反笑,另一只手扯开衣领,露出锁骨处的日冕刺青:\"天谴?当我们在吕宋岛的实验室培育出第一株导电海藻时,就已超越了凡人定义的''天''。\"他猛地甩开周启元,图纸上的蓝玉晶体图案在空气中划出冷冽的光痕。
晨光终于刺破云层,却照不暖观星阁内的森冷。艾儒略将图纸卷成筒状,末端重重敲击桌面:\"记住,周大人。您批注的日冕数据,将决定这些引雷装置的精准度。\"他的声音突然压低,带着毒蛇吐信般的嘶嘶声,\"想想您儿子死时的惨状,难道不想知道,究竟是谁调配出了那种基因雾?\"
周启元盯着图纸上蓝玉晶体的剖面图,内部复杂的量子结构让他想起儿子瞳孔里凝固的幽蓝。浑天仪的残件在墙角泛着冷光,二十八宿的星轨映在艾儒略的黑袍上,竟组成了日冕骑士团的徽记。当传教士转身离去时,他听见对方衣摆扫过门框的声响,像极了基因雾腐蚀血肉时发出的滋滋声。
观星阁外,打更人敲出最后一声梆子。周启元拾起地上的赤色铜珠,指腹摩挲着上面残缺的荧惑纹路。羊皮图纸在案头微微颤动,八幡船桅杆顶端的蓝玉晶体仿佛活了过来,在他视网膜上灼烧出刺目的光斑。他突然想起泰州学派密卷中的记载:\"荧惑守心,非灾即变\",而此刻,这\"变\"竟要由他亲手促成。
星轨迷局
澳门圣母玫瑰堂地下三层,烛火在潮湿的石壁上投下摇曳的阴影。林九渊手持黄铜放大镜,镜片后的瞳孔随着烛光忽明忽暗。镊子夹着的弹片残块泛着诡异的银青色,那是从西班牙战船残骸中打捞的e-铁陨石合金,此刻在烛光下流转的纹路,竟与他记忆中的《浑天仪图注》如出一辙。
\"阿贵,把万历二十七年到四十年的日冕数据拿来!\"他突然放下放大镜,银质十字架在胸前剧烈发烫。少年工匠手忙脚乱地翻动木箱,泛黄的卷宗上朱砂标注的黑子爆发日期,在烛光中仿佛活过来的符篆。当林九渊将弹片残块覆在数据图上时,地窖里突然响起齿轮转动般的嗡鸣——弹体表面的导电路径,竟与日冕黑子的出现时间完美重合。
\"这不是巧合。\"林九渊的声音发颤,指尖抚过弹片上蜿蜒的银纹。那些看似随意的刻痕,实则是按照太阳黑子十一年周期排列的星象密码。他想起在长崎港缴获的日冕投影仪图纸,想起佩德罗神父展示的气凝胶武器,所有碎片在脑海中轰然拼接,勾勒出一个让他脊背发凉的真相:敌人早已将天文规律融入杀人武器。
阿贵捧着新送来的密函闯进来,油纸包着的墨锭还沾着海盐:\"先生!吕宋传来消息,西班牙人正在开采的银矿里,检测出大量铱-192同位素!\"林九渊猛然抬头,烛火在他眼中映出两簇跳动的幽光。铱-192,正是《终章》残卷中记载的\"星渊介质\",能与日冕能量产生量子纠缠的关键物质。
地窖深处,老陈留下的青铜浑天仪突然发出异响。二十八宿星轨上的液态汞剧烈翻涌,与弹片残块产生共鸣。林九渊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