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自主编写的代码输入系统,整个建筑的曼陀罗纹饰突然发出柔和的光芒,那不是观测者的烙印,而是文明自由意志的具象化表达。
陆离在北京量子历史档案馆的地下密室,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片《灰烬札记》残页放入量子保险柜。泛黄的纸页上,泰州学派的古老文字正在自发重组,形成新的预言:\"当火种不再被他人点燃,星河自会为追光者璀璨。\"他的智能手表突然震动,来自全球的考古团队同时发来讯息——在复活节岛的石像底座、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夹层、在马里亚纳海沟的远古遗迹,都发现了相同的量子编码。宇宙的量子海洋泛起新的涟漪。那些曾被观测者禁锢的文明分支,此刻如同解冻的溪流,朝着不同的方向奔涌。有的文明选择回归自然,用量子生态技术修复被破坏的星球;有的文明向着高维进发,试图解开宇宙更深层的奥秘;还有的文明,开始建立跨越星系的量子图书馆,将每个种族的故事、每个时代的智慧,都化作永不熄灭的星芒。在猎户座旋臂的某个无名星球,原住民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火焰升腾的灰烬中,浮现出他们从未见过的几何图案。一位老者颤抖着捧起灰烬,眼中闪烁着热泪——这不是神谕,而是来自宇宙深处的问候,是无数文明共同点燃的新火种。而在更遥远的时空夹缝中,某个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屏幕骤然亮起。新的实验项目启动界面上,\"自由意志\"的变量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一次,不再有预设的剧本,不再有隐形的观测者,所有的可能性,都将由文明自身的选择书写。当第一行代码运行,整个宇宙的量子波动都为之一颤,那是新的故事,正在无限的可能性中萌芽。卡玛尔将木片贴近胸口,感受着其中传来的脉动。火星的天空中,新的星座正在形成,它们不再是被观测者绘制的图腾,而是无数文明亲手勾勒的自由轨迹。风掠过废墟,带着灰烬与希望的气息,将新的火种,播撒向浩瀚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