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清楚为何新炮比旧炮更容易炸膛。\"
赵莽的瞳孔猛地收缩。作为军器局最年轻的监造官,他自幼听着父亲讲述铸炮要诀长大——真正的精铁相撞,声如洪钟,而此刻这声响,分明是掺杂异物的征兆。他想起三年前父亲蒙冤入狱的场景,那批炸膛的火炮,似乎也有着相似的回响。
木箱打开的瞬间,刺鼻的硫磺气息扑面而来。赵莽戴上鹿皮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残片。在铜火盆的映照下,正常炮管残片泛着均匀的铁灰色,而这些新送来的却布满诡异的蓝绿色斑痕,如同霉菌在腐肉上滋生。更令人心惊的是,断面的气孔呈不规则的蜂窝状,与《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纯铁断口如镜面\"截然不同。
\"取《五金》篇与《坤舆格致》来。\"赵莽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当泛黄的典籍在案头展开,他的手指在\"硫入铁则脆\"的批注上反复摩挲,又翻开西洋译着中关于金属氧化的章节。烛光摇曳间,中西方的文字在他眼前交织成网——蓝绿色斑痕是硫化亚铁的特征,而异常气孔,正是硫磺燃烧后留下的罪证。
工坊外突然传来喧哗。赵莽掀起布帘,只见范永斗的管家带着几个琉球商人阔步走来,木箱上\"生漆\"的封条还滴着新鲜的朱砂。他不动声色地捡起地上的铁锥,假装整理废料,却在与商队擦肩而过时,迅速划破其中一个木箱。淡黄色粉末簌簌落在他鞋面上,刺鼻的硫磺味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赵小吏,不好好干活,在这鬼鬼祟祟做什么?\"管家的声音充满威胁。赵莽抬头,目光正好对上琉球商人袖中若隐若现的樱花纹样——与他在碧蹄馆残片上发现的火漆印一模一样。
当夜,赵莽将自己反锁在工坊密室。他把白天取得的粉末放在琉璃片上,又取出放大镜。当粉末在烛火中腾起淡蓝色火焰时,他浑身发冷——这与《西儒耳目资》中记载的硫磺燃烧特征丝毫不差。更可怕的是,他将普通铁锭与粉末一同加热,冷却后的铁锭表面布满蛛网状裂纹,与碧蹄馆的残件如出一辙。
\"原来如此...\"赵莽握紧拳头,指节发出咔咔声响。父亲当年坚持铁料有问题,却被诬陷为学艺不精,含冤而死。如今真相终于浮出水面,这些掺杂硫磺的毒铁,正是敌人企图摧毁明军战力的阴谋。
突然,工坊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莽迅速将琉璃片塞进怀里,却在开门时不慎掉落。清脆的碎裂声中,管事的目光落在地上残留的蓝绿色结晶上。
\"你都知道了?\"管事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突然抽出腰间短刀,\"既然如此,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千钧一发之际,工坊大门被猛地撞开。李如松的亲兵举着火把冲了进来,火光照亮赵莽染血的额头——他为了护住怀中的证据,硬生生挨了管事一刀。
\"赵大人!李将军有令,彻查此事!\"亲兵们迅速控制住场面。赵莽强撑着站起身,从怀里掏出那块染血的琉璃片,上面的蓝绿色结晶在火光中闪烁,如同恶魔的眼睛。
\"这些火炮的铁料,被掺入了大量硫磺。\"赵莽的声音虽然虚弱,却字字如铁,\"范永斗勾结倭寇,用毒铁铸炮,意图谋害我大明将士!\"
李如松看着手中的残片,脸色阴沉如水:\"好个毒计!来人,查封晋商货栈,缉拿所有涉案人等!\"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赵莽站在军器局的高台上,看着士兵们将标有\"生漆\"的木箱逐一打开。刺鼻的硫磺味中,他仿佛看见父亲的身影在火光中浮现,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些曾经蒙冤的岁月,那些含恨而死的冤魂,终于等到了沉冤得雪的这一天。而他手中的放大镜,不仅照出了铁料中的阴谋,更照出了一个匠人对正义的执着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