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而来。赵砚之屏住呼吸,只见一卷防水丝绸静静躺在暗格里,上面绘制着墨家失传已久的\"玄冰机关\"。图中,青铜莲叶状的装置层层叠叠,暗藏螺旋水道与气囊,旁边用朱砂标注着:\"水可凝冰,冰可化水,循环不息。\"
\"原来如此!\"赵砚之恍然大悟。倭寇的硫磺胶泥弹虽强,但遇冷则硬。这玄冰机关正是利用海水循环制冷,在胶泥弹接触炮管前将其冻结,使其失去黏性。图纸角落还画着一个微型气囊,当冰块达到一定厚度时,气囊会自动触发,将冰块弹开。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剧烈的撞门声。赵砚之迅速将图纸收好,藏入怀中。他刚将机关匣放回腰间,军械库的大门便轰然洞开。火把的光芒中,巡夜士兵的刀刃泛着寒光。
\"你在这里做什么?\"领头的士兵厉声喝问。
赵砚之镇定自若地举起手中的残卷:\"王参将命我来寻找破敌之策。方才我在研究这些古籍,不小心锁在了里面。\"他的目光扫过士兵们疑惑的表情,心中暗自庆幸。若不是遵循\"尚同\"思想,融入\"守城之要,在于人心\"的理念,恐怕此刻不仅无法获得玄冰机关的图纸,还会暴露自己隐墨传人的身份。
离开军械库时,赵砚之的脚步格外坚定。怀中的图纸仿佛有了生命,微微发烫。他知道,一场更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展开。而这墨家失传的玄冰机关,或许就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月光洒在宁海卫的城墙上,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他眼中炽热的信念。
莲焰破穹
三日后的宁海卫城头,咸腥海风裹挟着硫磺味翻涌。赵砚之握紧腰间微微发烫的青铜机关匣,望着海平面上逐渐浮现的黑影。倭寇战船的黑帆如恶鬼獠牙撕裂雾霭,旗舰甲板上,改良后的焙烙玉发射器正缓缓转动,陶罐表面凝结的暗红胶泥在阳光下泛着沥青般的油光,仿佛无数双窥视的眼睛。
\"报!敌船已进入射程!\"传令兵的声音带着颤意。赵砚之抬手示意,目光扫过排列整齐的佛郎机炮。炮管上方,青铜制的玄冰机关如盛开的莲花层层舒展,螺旋状的水道在晨光中流转着冷冽的光泽,暗藏的气囊装置随着海风发出细微嗡鸣。三昼夜的赶工,铁匠们将海水循环系统锻造成精巧的机关,木匠用檀木雕刻出触发装置,而他亲自将《墨子》中\"以柔克刚\"的理念铸入每一处榫卯。
\"装填!\"随着令下,明军士兵将特制的冷淬弹推入炮膛。这些炮弹表面裹着混合硝石的寒冰,正是针对胶泥弹遇冷硬化的特性所制。赵砚之凝视着倭寇旗舰上的火光,当第一枚焙烙玉拖着暗红尾焰划破长空时,他猛地按下机关匣上的玄鸟纹样。
青铜莲花瞬间闭合,螺旋水道中,冰冷的海水开始急速循环。胶泥弹在触及机关的刹那发出刺耳的爆裂声,暗红物质如蛛网般龟裂,被弹开的碎块坠入海中时已凝结成黑色硬块。倭寇显然没料到会有此变故,短暂的惊愕后,更多的焙烙玉如蝗虫般袭来,这次陶罐表面的胶泥还缠绕着浸油麻绳,妄图以火攻破防。
\"启动第二重机关!\"赵砚之的喊声被爆炸声吞没。玄冰机关的莲叶间突然弹出镜面装置,正是取自墨家\"籍车\"原理的反光镜。数十面铜镜同时转动,将正午的阳光聚焦成灼热的光束。当胶泥弹裹挟着火焰飞来,镜面反射的强光瞬间将其表面的油脂燃尽,失去黏性的胶泥在海风中断成碎片。
倭寇首领站在旗舰甲板上,鎏金面具下的眼神充满震惊。他挥动手臂,旗舰侧舷的三尊巨型发射器缓缓升起,炮口处凝结的胶泥泛着诡异的紫色——那是混入剧毒磷粉的改良版。赵砚之瞳孔骤缩,从怀中掏出一卷浸过冰水的丝绢。这是他昨夜根据《墨子·杂守》记载改良的防毒装置,丝绢中混入了捣碎的艾草与石灰。
\"全体将士,捂住口鼻!\"赵砚之率先将丝绢覆面。巨型发射器轰鸣着吐出紫色火舌,然而当胶泥弹撞上玄冰机关时,急速循环的海水不仅冻结了胶泥,更在表面形成一层晶莹的冰盾。磷粉燃烧的毒烟被冰面阻挡,顺着海风倒卷向倭寇战船。甲板上顿时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中毒的倭寇纷纷跳入海中,激起大片血花。
就在战局胶着之际,赵砚之突然瞥见旗舰船舱口闪过一抹熟悉的身影——那人腰间悬挂的鎏金机关匣,与自己的青铜命牌如出一辙。是师兄墨离!只见墨离冷笑一声,手中机关匣发出刺耳的嗡鸣,倭寇战船两侧竟弹出数十架火油喷射器,粘稠的燃油如火龙般扑向城头。
\"不好!快用海水灭火!\"赵砚之话音未落,火焰已舔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