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卷泛黄的手记,纸页间夹着的玻璃碎片折射出细碎光斑,像极了当年托马斯神父实验室里跳动的烛火。
十年前的那个清晨,也是这样的大雾弥漫。作为登州府最年轻的女仵作,崔知夏接到消息时正在研读一本西洋医书。城东码头发现一具倭寇尸体,死状离奇。当她踩着泥泞赶到现场时,咸腥的海风裹挟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那是混合着腐肉与某种奇异油脂的气息。
死者是个壮年男子,皮肤呈现出不正常的青紫色,指甲缝里嵌着暗紫色的陶土。崔知夏蹲下身子,柳叶刀划开肿胀的尸身时,在场的衙役们纷纷作呕。但她的注意力却被死者心口处一个焦黑的十字形灼伤吸引——那形状规整得可怕,不像是刀剑造成的伤口,倒像是被某种高温灼烧而成。
\"把尸体运回仵作房。\"崔知夏沉着脸吩咐。就在她准备起身时,死者紧握的右手突然松开,滚出一个小巧的玻璃瓶。瓶中装着的黑色液体在雾气中泛着诡异的光泽,正是那股刺鼻气味的来源。
当晚,崔知夏独自在仵作房内验尸。油灯昏黄的光晕下,她将玻璃瓶中的液体滴在瓷碟上,用银针试探。银针没有发黑,说明无毒。但当她将瓷碟靠近油灯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那黑色液体突然腾起幽蓝的火焰,转瞬之间燃烧殆尽,只留下一缕白色的烟雾。
\"鲸油...\"崔知夏轻声呢喃。她想起三年前在泉州港,曾在天主教堂的托马斯神父那里见过类似的场景。那时的她还是个痴迷西洋器物的少女,常常跑到教堂向神父请教。托马斯神父曾展示过用鲸油调配的特殊药剂,说这种油经过特殊处理后,能显现出用密写术书写的文字。
这个发现让崔知夏心跳加速。她立刻取出死者的衣物仔细检查,终于在衣襟内侧发现了用密写术书写的痕迹。当她将调配好的显影药剂涂抹上去时,一行小字缓缓浮现:\"戊申丑时,海东青现。\"
与此同时,登州总兵府内,戚继光正对着一张海防图眉头紧锁。最近倭寇活动频繁,却又不见大规模进犯的迹象,这种反常让他隐隐感到不安。\"大人,仵作房传来消息。\"亲卫匆匆来报,\"崔仵作说验尸有重大发现。\"
当崔知夏带着证物赶到总兵府时,正撞见戚继光与一位朝鲜使臣交谈。那使臣见到她手中的玻璃瓶,神色突然变得极为不自然。这个细节没有逃过崔知夏的眼睛。她将验尸结果和盘托出,并展示了密信内容。
\"海东青...\"戚继光沉吟道,\"这是朝鲜王室的图腾之一,寻常倭寇怎会用此标记?\"他转向朝鲜使臣,目光如炬,\"阁下可知内情?\"
使臣额角渗出冷汗:\"戚将军明鉴,在下实在不知...\"话未说完,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众人冲到院中,只见城东方向火光冲天,正是存放军备的仓库。
\"不好!调虎离山之计!\"戚继光立刻点兵。崔知夏也跟着队伍前往火场,却在途中发现一队形迹可疑的黑衣人。她悄悄跟了上去,见那些人正往一艘商船上搬运木箱。当月光照在木箱表面时,她赫然发现,那些箱子竟是用与死者指甲缝中相同的暗紫色陶土制成。
更惊人的是,她偷听到黑衣人首领的对话。\"孔先生放心,这批佛郎机铳零件一定按时送到。\"佛郎机铳,正是当时明军急需的火器。这些本该用于保家卫国的武器零件,竟然被走私给倭寇?
崔知夏正要回去报信,却不慎踩断了一根树枝。黑衣人立刻发现了她。为首的男子冷笑一声:\"原来是崔仵作,既然看见了,就永远留在这里吧。\"他手中的刀刃泛着冷光,直刺崔知夏咽喉。
千钧一发之际,一支箭矢破空而来,射中男子手腕。崔知夏回头,见是戚继光的亲卫王勇。两人合力击退黑衣人,但对方在逃走前,将一个燃烧瓶扔向商船。刹那间,整艘船燃起熊熊大火,那些装有佛郎机铳零件的木箱,连同所有证据,都在火海中化为灰烬。
这场大火之后,崔知夏意识到,自己面对的绝不是普通的走私案。?求°?!书D±?帮?ˉ~ *%免o费¥阅?读<她开始暗中调查,从泉州港的旧卷宗查起,发现三年前托马斯神父的死,似乎也与这个神秘组织有关。那时的她只当神父是意外死于倭寇之手,如今想来,神父临终前那句\"fides...in...ignem...\"(信仰...归于...火焰),或许正是在暗示这个组织的存在。
在调查过程中,崔知夏结识了戚继光的侄子戚寒江。这位年轻将领同样对海防中的种种乱象深感忧虑。两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