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被爆炸声吞没,了望塔的木质横梁在高温下发出噼啪脆响。在纷飞的木屑中,她看到敌方旗舰桅杆顶端,戴着海东青面具的镜师正在操控十二面悬浮小镜,镜片中倒映着扭曲的《永乐大典》残页。
记忆突然闪回十年前的雨夜,父亲将三棱镜塞进她手中,烛光映照着他染血的脸庞:\"知夏,最致命的武器,往往藏在最绚丽的表象之下。\"此刻,那些跳动的鬼火光斑在视网膜上灼烧,崔知夏却露出冷笑。她扯下衣襟缠绕受伤的手腕,将染血的指尖按在三棱镜裂纹处。
当第一缕反击的光束射向敌阵,崔知夏的视网膜传来撕裂般的剧痛。但她没有移开视线,看着敌方镜阵在强光中寸寸崩解,看着镜师傀儡的面具碎裂,露出里面机械义眼的寒光。在剧烈的能量波动中,她终于看清傀儡胸腔里的《天机卷》残页,上面的文字与文庙密室中的线索完全吻合——这场关于光明与黑暗的博弈,早在百年前就已埋下伏笔。
当硝烟散尽,崔知夏跪在满地镜片中。手中的三棱镜布满裂痕,\"lux veritatis\"的刻痕却愈发清晰。阿砚躺在她身侧,双眼缠着浸血的布条,呼吸逐渐平稳。远处,隐雾岛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崔知夏握紧三棱镜,破损的镜片在掌心划出细痕。她知道,这场光与暗的较量,不过是揭开千年秘密的序章。而那些藏在绚丽表象下的致命杀机,终将在真理的光芒下无所遁形。
胭脂迷瘴
还未等她想出对策,港口方向突然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那声音穿透晨雾,带着令人牙酸的尖锐,像是无数利刃同时割裂空气。,k-a′k.a-x`s.w^.!c+o.m,崔知夏冲向栏杆,脚下的了望塔在海风里微微震颤,手中的水晶三棱镜硌得掌心生疼。
海面上的景象让她血液凝固。数十艘明军战船如飘零的落叶,歪斜着漂浮在浪涛间。甲板上,士兵们扭曲的身影在诡异光影中晃动——有人高举佩刀,疯狂砍向身边的袍泽,鲜血飞溅在船舷;有人则对着虚空不停磕头,额头撞在木板上发出闷响,殷红的血迹顺着纹路蜿蜒。更远处,倭寇战船的镜面泛着妖异的胭脂红,如同千万面渗血的铜镜,折射出的光线在空中交织成流动的紫色雾霭,所过之处,海水都泛起不祥的墨色。
\"是光癫症...\"崔知夏喃喃道,想起《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病案。那些因直视异常强光而心智崩溃的患者,症状与此如出一辙。她举起望远镜,镜筒在颤抖中对准敌舰。胭脂红的镜面边缘,隐约可见细密的纹路,像是某种精心绘制的符咒。而在紫色雾霭里,她捕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蒜臭味——那是砒霜特有的气息。
\"阿砚!\"她转身大喊,\"速去通知医官,熬制防风解毒汤!让水师用湿布蒙眼,不可直视镜面!\"少年参将应声而动,锁子甲撞击声渐渐消失在楼梯间。崔知夏握紧三棱镜,镜身\"lux veritatis\"的刻痕仿佛在发烫。她知道,倭寇这次的攻击绝非普通镜光武器那么简单。
了望塔突然剧烈震颤。崔知夏扶住栏杆稳住身形,只见海面上的紫色雾霭开始加速流动,形成巨大的漩涡。倭寇战船的镜面同时逆向旋转,折射出的光线在空中汇聚成光柱,直冲云霄。更可怕的是,那些光柱开始分裂,化作无数细小的光刃,朝着明军战船倾泻而下。
\"启动磁石滤网!\"她对下方的工匠嘶吼。青铜支架缓缓升起,镶嵌着磁石的铁板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然而,光刃接触滤网的瞬间,竟爆发出刺耳的轰鸣,蓝色火花四溅——倭寇在光刃中混入了铁粉,专门针对磁石防御。崔知夏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想起三日前泉州港的密报,那些关于波斯铁匠与西域镜师的消息,此刻终于拼凑出完整的阴谋。
港口传来木质断裂的巨响。崔知夏望去,一艘明军战船被光刃拦腰斩断,火焰冲天而起。落水的士兵在紫色雾霭中挣扎,很快便没了动静。她抓起算筹,在沙盘上飞速推演。七色光带在墙面的《永乐大典》目录轴上疯狂跳动,赤光偏移,紫光分裂,靛蓝与紫色之间,那抹妖异的暗紫愈发浓烈。
\"他们在利用光谱频率...\"崔知夏低语。记忆闪回文庙密室,那卷布满霉斑的残页上,曾记载过类似的光学攻击之法。倭寇不仅掌握了十二色分光术,更将其与毒药结合,创造出这种能摧毁心智与肉体的双重杀招。而那诡异的胭脂红镜面,恐怕正是为了增强光纹的迷惑性。
阿砚再次冲上来时,浑身沾满血污:\"先生!戚将军的旗舰被光阵困住了!\"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医官正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