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695

某一个满月夜,一群来自泉州的潜水者偶然发现了这片神奇的海域。为首的老渔民阿海,在看到那道熟悉的赤色光带时,手不禁颤抖起来。\"这光...和祖辈讲的''镇海灵镜''传说一模一样。\"他喃喃自语道。传说中,郑和船队曾携带能驱散海妖的神镜,每当月圆,神镜便会显威,守护着往来的商船。

潜水者们的气泡惊扰了海底的静谧,三棱镜分解的光带开始波动。赤色光带中突然浮现出沈璇玑的身影,她手持律管,在战船的甲板上指挥若定;紫色光带里,朱载堉的身影与利玛窦重叠,二人正在讨论着几何与光学。这些光影如同被封印的记忆,在陌生人的注视下被唤醒。

消息很快传遍了沿海的渔村。有人说这是郑和显灵,有人说是观天院的仙人留下的宝物。但对于沈璇玑的弟子们来说,这海底的奇观却是老师未竟之志的延续。他们带着自制的水下观测镜,多次潜入这片海域,记录下光带变化的规律。年轻的学者林深发现,三棱镜分解的光频,竟与朱载堉手稿中记载的潮汐韵律有着微妙的关联。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个更大的秘密被揭开。当不同季节的月光以特定角度照射三棱镜时,光带会投射出星图的轨迹。这些星图与《永乐大典》中失传的航海星图残页完全吻合,仿佛在指引着什么。在一次大规模的水下探索中,人们在距离三棱镜半里处的海沟里,发现了一艘明代沉船,船舱中整齐码放着未开封的典籍木箱,箱盖上印着观天院的火漆印。

沈璇玑在听闻这个消息时,正在观天院指导弟子调试新的光学仪器。她望着天边的明月,眼中泛起泪光。\"老师,您看到了吗?\"她对着夜空轻声说道,\"那些被焚毁的智慧,终究以另一种方式重见天日。\"此刻的她明白,朱载堉选择焚毁部分手稿,不是毁灭,而是让知识回归天地,等待有缘人重新发现。

多年后,观天院在海边建立了一座水下博物馆。透过特制的玻璃穹顶,游客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枚三棱镜,以及它创造的光之世界。赤色光带依旧如永乐宫的朱砂般鲜艳,紫色光带仍然保留着大报恩寺琉璃的神韵,而在光带交织处,新生的珊瑚与贝类早已覆盖了昔日的战船残骸,形成了独特的海底生态。

每当讲解员讲述起那段历史,总会指着三棱镜说:\"这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文明的见证者。它见证过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智慧的重生。就像海底的珊瑚,在破碎的船骸上生长出新的生命,文明也会在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前行。\"

而在夜深人静时,当最后一批游客离去,月光重新占据这片海域,三棱镜依然在固执地分解着光线。它的光谱中,既有过去的辉煌与伤痛,也有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在这片深邃的海底,一个关于文明、探索与重生的故事,正在月光下,永远地流传。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