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696

录的《乐律全书》章节...\"他的声音戛然而止,沈璇玑已看见他怀中卷轴露出的缺口。本该记载光学共振原理的页面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工整的楷书批注:\"此章谬误,不足为信。\"

沈璇玑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想起朱载堉临终前用血在她掌心画的符号,此刻在记忆中与贝壳上的星图重叠。远处传来倭寇战船的号角声,海面上漂浮的黑曜石镜面折射出靛蓝光斑,与老人手稿中描绘的\"照世镜\"如出一辙。

深夜,沈璇玑潜入《四库全书》编纂馆。月光透过窗棂,照亮案头堆积如山的典籍。她小心翼翼地翻开《乐律全书》收录本,在扉页夹层中发现半张泛黄的纸——上面用朱砂写着:\"原卷关键章节已于永乐十九年封存,现本为嘉靖年间誊抄篡改。\"字迹边缘晕染的水痕,与朱载堉手稿上的墨渍如出一辙。

突然,门外传来脚步声。沈璇玑迅速将纸塞进衣襟,却在转身时撞上书架。《天工开物》修订本轰然坠落,露出藏在底层的佛郎机文译本。她捡起书本,瞳孔骤缩——书页间夹着的铜片上,赫然刻着北斗七星与六芒星重叠的纹样,正是倭寇镜面装置的核心图腾。

\"果然在这里。\"冰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璇玑转身,王镇的绣春刀已抵住她咽喉,刀刃映出他脸上得意的狞笑:\"当年没烧死你,倒是让你查出不少有趣的东西。不过没关系...\"他抬手打了个响指,暗处涌出数十名东厂番子,\"文渊阁那场火,本就是为了引出真正的照世镜残片。\"

沈璇玑握紧怀中的三棱镜,镜身突然发烫。她想起朱载堉在火光中最后的笑容,想起老人用血写下的\"光刃\"二字。当绣春刀劈下的刹那,她将三棱镜对准月光,七色光如利剑般射出,在雨幕中与东厂火把的红光相撞。在剧烈的能量震荡中,她仿佛看见师父站在漫天火雨里,枯瘦的手指再次划出十二平均律图谱,而那些被焚毁的文明火种,正在黑暗中悄然重生。

明暗交织的镜渊

松明火把在潮湿的空气中明明灭灭,沈璇玑的狐皮斗篷扫过地道壁上凝结的水珠,发出细碎的声响。霉味浓得几乎能凝成实体,混着铁锈的腥甜钻入鼻腔,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三棱镜——那是朱载堉临终前塞给她的遗物,此刻在暗处泛着幽微的银光。

\"沈姑娘,这地道...\"陈大成的声音在空旷的甬道里激起回音,他的绣春刀鞘磕在青砖上,火星溅起的瞬间,照亮了头顶交错的裂痕。这些裂缝呈蛛网状蔓延,缝隙里渗出的墨绿色黏液正顺着石壁蜿蜒而下,在地面聚成小小的水洼。

沈璇玑没有应答,火把的光芒突然被什么东西反射回来。她举着火把凑近,石壁上的刻痕在跳跃的光影中逐渐清晰——那是用锋利工具凿刻的《墨经》片段,\"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的古老文字旁,赫然用朱砂补写着佛郎机人的透镜公式。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字在此交汇,希腊字母与篆体汉字相互缠绕,形成诡异而又和谐的图案。

\"这是...\"沈璇玑的手指轻轻抚过刻痕,朱砂未干的字迹在她指尖留下淡淡的红印。她想起朱载堉书房里那些被焚毁的手稿,老人曾说过:\"光学之秘,东西方本出同源。\"此刻眼前的景象,仿佛是对这句话最直观的诠释。

地道突然传来石块滚动的声响,陈大成立刻举刀护在她身前。三团幽蓝的火光穿透烟雾,三个蒙着黑纱的身影现身,腰间弯刀刻着六芒星图腾——正是倭寇的标记。为首者掀开兜帽,露出半边纹着异域刺青的脸,他的目光落在石壁上的刻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愧是观天院的传人,这么快就找到了这里。\"

沈璇玑将三棱镜悄悄握在掌心:\"你们在《墨经》的基础上改良光学武器,还篡改了《永乐大典》的残卷。\"她的声音冷静得可怕,\"但你们忘了,真正的智慧不是靠掠夺和篡改就能掌握的。\"

黑衣人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在地道里回荡,震得头顶的碎石纷纷坠落:\"智慧?不过是强者的工具!你以为郑和带回的照世镜真是为了观星?那是打开归墟之门的钥匙,是能颠覆天地的力量!\"他抬手一挥,身后的两名手下甩出锁链,链头的铁钩泛着幽幽的蓝光——那是淬了毒的暗器。

陈大成的绣春刀划出银弧,与锁链相撞发出刺耳的声响。沈璇玑趁机冲向石壁,火把照亮刻痕的瞬间,她发现《墨经》的文字深处还藏着细小的星图,那些星点与朱载堉推演的十二平均律轨迹完全吻合。更令人心惊的是,佛郎机人的透镜公式旁,用朱砂画着一个六芒星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