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十二架编钟分别发出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空中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倭寇显然察觉到了异常。第五日深夜,当明军即将完成反制措施时,敌方突然发动声波攻击。数十架青铜钟被推到阵前,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地底的哑弹群开始剧烈震颤,铜箔铺设的反共振层发出刺耳的嗡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莽站在指挥台上,看着声波监测仪的指针疯狂摆动。他深吸一口气,举起手中的律管,吹奏出朱载堉失传的"乾坤破阵曲"。编钟阵列随之响应,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空中碰撞、融合,形成一股强大的音流。
奇迹发生了,地底的哑弹群在紊乱的声波中陷入混乱,部分哑弹提前引爆。但倭寇早有准备,他们启动了备用装置,将声波频率提升到极致。赵莽感觉耳膜生疼,鲜血顺着耳道流下,却依然死死盯着监测仪。
"启动最终方案!"他突然下令。早已待命的矿工们点燃了预埋在哑弹群周围的火药。剧烈的爆炸产生的震动波与声波相互作用,整个雷区发生了剧烈塌陷。倭寇的声波装置失去了着力点,纷纷倾倒,发出最后的悲鸣。
尘埃落定后,赵莽站在塌陷形成的大坑边缘。坑底散落着哑弹的残骸,那些曾经致命的武器,如今变成了废铁。他弯腰捡起一块刻着扶桑文字的铁片,放入怀中——这不仅是战利品,更是对未来的警示。
战后,雁门关建起了一座特殊的防御工事。十二架巨型编钟矗立在城头,钟体内部安装着精密的声波监测装置。每当有异常声波接近,编钟便会自动发出预警。而在地下,纵横交错的铜箔网络如同大地的血管,时刻守护着这片土地。
赵莽抚摸着编钟上的纹路,望着远处的山脉。春雪早已消融,但那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永远刻在了他的记忆里。他知道,只要心怀警惕,智慧与勇气终将战胜一切阴谋。而那些埋藏在地下的秘密,也将永远成为历史的注脚。
酸蚀与诡谋
"大人,这样真能行吗?"陈铁牛握紧刀柄,看着米醋在弹体表面泛起细密气泡。自从发现晋商在哑弹中掺入高硫铁,赵莽已连续七日研究破解之法,此刻陶罐里的米醋,正是从《天工开物》古法中改良的溶解剂。寒风卷着沙砾拍打在两人甲胄上,远处临时搭建的声波监测站传来编钟沉闷的嗡鸣,更添几分紧张气氛。
赵莽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死死盯着弹体表面逐渐剥落的锈层。青灰色铸铁下,灰白色的填充物正与醋酸发生反应,咕嘟咕嘟冒出刺鼻的气泡。他解下腰间银针插入缝隙,片刻后针尖竟泛起黑斑——果然如他所料,倭寇在填充物中混入了剧毒物质。
"传令下去,"赵莽声音冷得像冰,"所有拆解人员佩戴浸过石灰水的面罩,工具改用竹制。"他用匕首挑开一块剥落的锈皮,里面隐约可见缠绕的青铜丝,"这些哑弹不仅是铁与酸的较量,更是机关与智慧的博弈。"
陈铁牛望着满地插着标记旗的哑弹,突然压低声音:"大人,昨夜巡逻时,我发现西城门方向有蓝光闪过,会不会......"话音未落,地底突然传来闷响,远处一座箭楼的地基轰然塌陷。赵莽瞳孔骤缩——那下面埋着的,正是三天前刚探测到的大型共振哑弹。
"他们在转移哑弹!"赵莽抓起声波探测仪冲向废墟,"倭寇想在我们拆解时,用新的声波频率引发连环爆炸!"探测仪的耳机里传来杂乱的蜂鸣,显示地底存在至少三种不同频率的共振源。他迅速掏出羊皮纸,用朱砂标记出危险区域,却发现这些点位竟与城中粮仓、军械库形成诡异的三角布局。
子夜时分,赵莽独自来到演武场。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布满标记的地面上。他取出特制的听地筒,将其深深插入冻土。当第一声494hz的钟鸣响起,听地筒里传来的震颤让他浑身发冷——地底传来的不仅是哑弹的共振,还有规律的齿轮转动声。这些哑弹被改造成了精密的机关,一旦触发某个节点,整个系统将彻底失控。
"来人!"赵莽的怒吼惊醒了值夜士兵,"立刻封锁四门,严禁任何铁器进出!"他展开从倭寇密探处缴获的图纸,上面用朱砂画着复杂的音律矩阵,每个节点都标注着不同的化学符号。原来倭寇不仅利用高硫铁的共振特性,还在填充物中加入了遇酸自燃的磷粉。
就在这时,城南方向突然亮起冲天火光。赵莽心中一紧,那里正是存放米醋的仓库。,萝+拉?暁¢税? .勉^沸¢跃_黩-等他赶到时,库房已化为火海,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