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719

景象:无数怨灵在闪电中浮现,这些未能安息的魂魄,竟在帮助船只对抗漩涡的引力。

\"原来你们一直与我们同在...\"徐沧溟的声音哽咽。他终于明白,那些在黑潮中逝去的冤魂,早已将守护这片海域的意志融入星辰。当\"重光号\"最终冲出风暴,船帆上的双纹图案被闪电照亮,宛如一座指引希望的灯塔。

在之后的航程中,加斯帕的舱室常常传出激烈的争论声。明朝的星象师们坚持\"天圆地方\",而传教士带来的日心说与几何知识不断冲击着传统认知。但每当夜幕降临,他们都会齐聚甲板,用徐沧溟的星盘观测星辰,用加斯帕的浑天仪计算轨迹。在一次关于月食的探讨中,一位老星象师突然说:\"或许,我们仰望的本就是同一片星空,只是解读的方式不同。\"

当\"重光号\"继续驶向未知的海域,船舷的星纹在海浪中闪烁,甲板上的争论声与罗盘的齿轮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徐沧溟知道,他们不仅在对抗海上的危机,更在进行一场文明的对话——让东方的星象智慧与西方的科学知识,在碰撞中孕育出新的光芒。而那些未能安息的冤魂,正化作夜空中最亮的星,守护着这艘承载希望的航船。

浑天新章

\"重光号\"的甲板在印度洋的夜浪中微微震颤,加斯帕神父摊开的羊皮星图被海风掀起边角,二十八宿的位置旁,用拉丁文标注着陌生的经纬度数据。老星象师李淳风拄着桃木杖,浑浊的眼睛盯着图上那个画成圆球状的\"地球\",喉间发出不屑的冷哼。

\"你们总说天圆地方。\"加斯帕的手指划过星图上弯曲的赤道线,银质十字架在月光下晃动,\"可在里斯本天文台,我们用象限仪观测到:越往南行,北极星就越贴近海平面。若大地是平板,怎会有这般景象?\"他的话音未落,船舱里突然传来阿鹤调试罗盘的声响,改良后的磁针在铜盘上划出精准的弧线。

\"那又如何?\"李淳风的桃木杖重重杵在甲板上,惊飞了栖息的夜鹭,\"能改变潮水的方向,还是能避开黑潮的吞噬?\"老人的袖口滑落,露出臂上星象师家族特有的北斗刺青,\"我十五岁随郑和船队下西洋,靠的是《过洋牵星图》,可不是什么圆球理论!\"

徐沧溟沉默着转动手中的星盘,裂痕中渗出的金液在木板上汇成细小的溪流。他想起在北仑港海战中,星盘与加斯帕的浑天仪共鸣时产生的奇异力量——那不是单纯的星象术,而是两种观测宇宙的智慧在碰撞。\"或许,我们该放下成见。\"星象师突然开口,雁翎刀的刀柄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就像这艘船,融合了东方的星象与西方的技术,才能在茫茫大海上航行。\"

加斯帕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迅速翻开《几何原本》,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从非洲海岸采集的贝壳:\"徐,你看!\"传教士用羽毛笔在星图上画出弧线,\"托勒密的地心说虽被质疑,但他的球面三角学,能精准计算船只与星辰的夹角。这与你们测算星轨的''牵星术'',本质上都是在寻找天体间的规律!\"

李淳风的杖尖无意识地在甲板上刻画,木屑纷飞间,渐渐勾勒出个似圆非圆的图案。老人突然想起郑和宝船的航海日志里,曾记载过\"观星辨位,如量棋局\"的说法。\"可就算大地是球体,\"他的语气松动了些,\"你们的理论能解释黑潮为何总在朔月出现?能算出星槎图的下落?\"

阿鹤抱着新制的星象仪从船舱钻出,少年晒得黝黑的脸上沾着木屑:\"我试过把浑天仪的齿轮装到牵星板上!\"他兴奋地展示手中的仪器,青铜齿轮与竹制星板严丝合缝,\"这样既能用西方的刻度,又能测东方的星高!\"星象仪转动时,发出风铃般的清响,惊起一片磷火般的浮游生物。

徐沧溟将星盘轻轻按在阿鹤的仪器上,金液顺着齿轮纹路蔓延。奇迹发生了——原本只能测单颗星辰的牵星板,竟自动绘出整片星域的投影。加斯帕的浑天仪突然自行运转,黄道十二宫的光带与星盘投影重叠,在甲板上投射出立体的星图。李淳风的桃木杖当啷落地,老人颤抖着伸手触碰那团光影:\"这...这比我们的沙盘推演快了十倍!\"

海风突然变得刺骨,船舷的星纹发出预警的嗡鸣。徐沧溟抬头,暗红妖星正在云层后若隐若现,与北斗七星的夹角竟与阿鹤改良仪器显示的数据分毫不差。\"是深渊异动!\"星象师握紧雁翎刀,\"李前辈,用您的《潮汐图谱》,加斯帕,启动浑天仪的预警装置!\"

当三种截然不同的观测方法在甲板上交织,\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