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725

抵御硫磺胶泥的腐蚀,又能保持金属的韧性;或许,借鉴郑和船队的牵星术与葡萄牙的磁学,能创造出不受涡流干扰的弹道系统;又或许,将火器设计成可变形的结构,使其能在不同环境中自由切换形态。

随着\"重光号\"渐行渐远,船尾留下的航迹在海面上闪烁,宛如一条未完成的星河。徐沧溟和阿鹤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与挑战。松浦隆信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溟渊深处的威胁也始终存在。但他们不再畏惧,因为他们已经领悟到: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征服自然,而在于理解自然、顺应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属于人类的智慧结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重光号\"穿越惊涛骇浪,先后抵达波斯的沙漠与里斯本的港口。徐沧溟与当地的学者深入交流,探讨材料学与磁学的奥秘;阿鹤则一头扎进工坊,与工匠们反复试验新的设计。他们将东方的阴阳五行学说与西方的几何力学理论相融合,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改进,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而在大明的海岸线上,倭寇的骚扰从未停止。松浦隆信的船队越发猖獗,他们不仅改进了焙烙玉的配方,还研发出了更具杀伤力的武器。但他们不知道,一场即将改变海战格局的变革,正在悄然酝酿。

当\"重光号\"再次出现在东海时,船上搭载的不再是曾经那些华而不实的精密火器,而是凝聚了东西方智慧的全新装备。改良后的折叠铳采用了复合装甲,既能抵御高温,又能抵抗化学腐蚀;弹道系统结合了磁学与流体力学的原理,能在复杂的气流环境中保持精准;而战场适应性方面,火器可以根据环境自动调整形态,真正实现了\"以柔制刚\"。

溟渊的脉动依旧神秘,但这一次,当徐沧溟与阿鹤站在船头,迎着海风眺望时,眼中没有了恐惧与迷茫,只有坚定与自信。他们明白,技术的探索永无止境,每一次胜利都可能是下一次失败的开始,但正是这种不断否定、不断探索的精神,推动着人类不断向前。而他们,将继续在这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回应溟渊的挑战,追寻真理的光芒。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