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725

胶泥果然被磁力牵引,却在下一秒,倭寇射出包裹着铅皮的火罐,将磁石的力量彻底抵消。

黎明前的格物之思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硝烟,\"重光号\"的甲板已变成金属残骸的坟场。徐沧溟拾起一块扭曲的黄铜,在其断面处,他看到原本整齐的晶格结构如同被飓风肆虐的麦田。阿鹤跪在满地狼藉中,用带血的手指在木板上书写:\"秩序生于约束,混沌起于自由,真正的平衡...\"

海风掠过船帆上斑驳的北斗与十字架图案,带着咸腥与焦糊味。远处,松浦隆信的船队正在集结,暗褐色装甲上的裂纹已被新的涂层覆盖。徐沧溟握紧星盘,感受着金液在裂痕中重新凝聚,这次的轨迹不再是完美的圆形,而是带着缺口的螺旋。

\"通知船匠,准备前往波斯。\"星象师望向东方既白的海面,\"我们要去寻找能对抗混沌的秩序,也要学会在秩序中容纳混沌。\"阿鹤将雁翎刀插入甲板,刀锋激起的火星照亮他新画的设计图——那上面,磁石与秘银交织的纹路,正与硫磺胶泥的符号相互缠绕。

溟渊的脉动在深海下依旧神秘莫测,但这一次,人类不再执着于非此即彼的对抗。当技术的探索者们开始理解,秩序与混沌本就是物质世界的一体两面,真正的格物之道,或许就藏在这永恒的博弈之中。

弹道迷云

万历十三年深秋,东海的浪涛如沸腾的铁水,拍打着\"重光号\"伤痕累累的船舷。¢oE?Z\3§小;÷说?网1?′ ?¨更>=:新??最*]全@`在材料强度的对抗陷入胶着后,战场上的焦点悄然转移。阿鹤站在甲板上,紧握着改良后的折叠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的目光中既有期待,又带着一丝不安——这是他结合《火攻挈要》与《几何原本》智慧改良的阴阳膛线设计首次接受实战检验。

\"准备齐射!\"随着一声令下,三百支折叠铳同时喷出火舌。铳管内壁,顺时针的阳线如金色游龙盘曲,逆时针的阴线似黑色幽壑暗藏。按照阿鹤的理论,阳线将赋予弹丸右旋力矩,使其在飞行中保持稳定,而阴线则能平衡后坐力,减少弹道偏移。这本是基于对力的精妙计算,是对牛顿力学原理的完美应用。

然而,当弹丸出膛的瞬间,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徐沧溟站在了望塔上,透过望远镜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些本该划出完美弧线的弹丸,在空中诡异地翻滚、偏移。有的提前坠落,砸在海面上溅起巨大的水花;有的则远远偏离目标,呼啸着掠过安宅船的甲板。

\"怎么会这样?\"阿鹤喃喃自语,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他迅速抓起散落的弹道记录,手指颤抖着核对数据。所有的计算都显示,阴阳膛线设计应该能大幅提升弹道精度,可眼前的景象却完全背离了理论。

就在这时,倭寇的安宅船突然开始进行不规则的倾角机动。徐沧溟瞳孔骤缩,他注意到这些巨舰每次倾斜的角度和时机都恰到好处,仿佛能预判弹丸的轨迹。更诡异的是,当船身倾斜时,周围的空气似乎产生了某种扭曲,使得明军的弹丸在接近船体时,突然改变方向。

\"是流体力学!\"阿鹤突然大喊,声音中带着顿悟后的震惊。他想起在里斯本兵工厂时,曾见过葡萄牙人用风车模型模拟炮弹轨迹的实验。那时他只专注于铳管内部的力学设计,却忽略了弹丸在空气中飞行时,所受到的复杂流体作用。倭寇显然深谙此道,他们利用安宅船庞大的船体和特殊的机动方式,巧妙地操控着周围的气流。

徐沧溟握紧星盘,金液在裂痕中疯狂涌动。他意识到,这场较量已经从单纯的武器技术对抗,演变成了两种力学理论的碰撞。明军的阴阳膛线设计,基于牛顿力学对力的精确计算,追求的是理想状态下的完美平衡;而倭寇的战术,则是对流体力学的灵活运用,利用空气的复杂变化,将战场变成了一个充满变数的流体迷宫。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阿鹤立刻着手调整战术。他命令火铳手们改变射击角度,试图避开倭寇船体制造的气流干扰。然而,每次调整都收效甚微,倭寇仿佛能提前预知他们的策略,总能及时改变船身倾角,让明军的弹丸再次偏离目标。

在一次齐射中,阿鹤特意挑选了最优秀的火铳手,使用校准过的折叠铳进行集中射击。当弹丸群飞向安宅船时,他满怀希望地看着,却见倭寇旗舰突然升起一面黑色幡旗。随着幡旗的舞动,周围的空气产生了剧烈的震荡,形成一股强大的涡流。弹丸群在涡流的作用下,如风中残叶般四散飞溅,无一命中目标。

徐沧溟看着这一幕,心中涌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