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作为负责淬火的匠户,苏三的手指早已被腐蚀性的药汁侵蚀得不成样子,却仍在工坊日夜赶工。
"裴大哥!"苏小蛮的声音带着醉意。少女晃着酒壶走来,发间的耐热绳缠着几缕海草,"他们说这火器是天降神兵,可只有我们知道......"她突然打住,目光落在裴惊云的铁钩上,瞳孔猛地收缩。
裴惊云迅速将铁钩藏到身后,却瞥见苏小蛮眼底的惊惶。月光下,少女袖口露出的手腕上,赫然有一道与苏三相似的溃烂伤痕——是调试磁石淬火液时留下的。
深夜,工坊的锻炉仍在燃烧。裴惊云悄悄潜入存放备用铰链的库房,火折子照亮一排排闪着冷光的金属。他用铁钩挑起一具铰链,放大镜下,细密的盐蚀裂痕正沿着榫卯结构蔓延,如同癌细胞般吞噬着金属的韧性。
"你果然来了。"苏小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少女抱着一摞羊皮纸,纸页间散落着磁石粉末,"这是我测算的盐蚀数据,按照现在的进度,前线火器撑不过三场海战。"她将图纸摊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旁,画着用朱砂标注的《火龙经》批注:"水属阴,火属阳,阴阳相克,必生祸端。"
裴惊云的铁钩重重砸在案上:"可督师限期已到,工部催着......"
"所以就该让将士们拿着随时会炸膛的火器送死?"苏小蛮突然失控,"我兄长的手烂成那样还在坚持,不是为了让这些杀人的玩意儿变成废铁!"她的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爆炸声。两人冲出库房,只见存放成品的仓库燃起冲天大火,火光照亮了惊慌奔逃的匠人们——他们搬运的火器,竟在手中莫名炸裂。
混乱中,裴惊云瞥见和泉铁舟抱着昏迷的隼人冲出火场。老人的白发被火燎得卷曲,嘶声怒吼:"八嘎!这些铰链根本承受不住海战的咸湿!"
当夜,裴惊云将自己锁在工坊。他反复翻阅《火龙经》残卷,朱砂批注在烛火下仿佛渗出鲜血。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他终于在泛黄的纸页间找到关键记载:"欲御水厄,需取海底玄铁,以阴阳调和之术炼之。"
"海底玄铁......"裴惊云望着窗外翻涌的海浪,铁钩握紧又松开。这种传说中的材料,据说深埋在海底火山口,开采极难且危险重重。但此刻,他别无选择。
三日后,裴惊云带着一队匠人潜入深海。冰冷的海水灌进衣衫,他的铁钩勾着特制的开采工具,在火山口附近探寻玄铁的踪迹。突然,一股暗流袭来,裴惊云的腰间绳索险些被扯断。千钧一发之际,苏小蛮奋力抓住他的铁钩,磁石校准器在海水中发出微弱的蓝光,竟意外地稳定了周围的水流。
"是磁石!"苏小蛮在水中大喊,"它能与海底磁场共鸣,或许可以用来定位玄铁!"
在磁石的引导下,众人终于找到玄铁矿脉。开采过程险象环生,高温的岩浆随时可能吞噬他们,但为了前线的将士,没有一人退缩。当第一块玄铁被捞出水面时,朝阳正从海平面升起,将漆黑的矿石染成血色。
改良后的折叠铳在暴雨中完成最后一次试射。裴惊云扣动扳机,这次的枪声更加沉郁,带着某种震慑人心的力量。子弹穿透雨幕,精准命中五里外的礁石,溅起的浪花中,再也没有金属腐蚀的白色泡沫。
,!
捷报传来时,苏三的手指已经开始结痂。他望着妹妹递来的新制磁石手套,上面刻着细密的阴阳纹路。而在督师府,裴惊云将新撰写的《火器改良记》呈给督师,末尾用朱砂写道:"器之利,不在速成;国之安,贵在匠心。"
当夜,裴惊云独自来到海边。铁钩划过改良后的铰链,清越的鸣声混着海浪声,仿佛诉说着这场惊心动魄的制器之路。月光下,他看见苏小蛮的身影朝他走来,手中捧着修补好的《火龙经》——那上面,关于"水厄"的批注旁,多了行娟秀的小字:"以磁引铁,以柔克刚,方得始终。"
磁渊惊澜
隆庆元年的秋风裹挟着咸腥血味掠过金陵城垛,裴惊云的铁钩深深掐进《战报》泛黄的纸页。红痕如蜿蜒的血线,标记着明军在倭寇火铳下节节败退的惨状。案头,苏小蛮遗留的磁石校准器泛着幽蓝冷光,指针正不安地颤动,仿佛在呼应远处海面上此起彼伏的炮火。
"裴匠首!督师急召!"亲卫的呼喊惊碎满室寂静。裴惊云将校准器贴身藏好,却在起身时瞥见墙上悬挂的《火龙经》新卷,"磁者,天地之灵。顺之则利,逆之则凶"的朱砂批注在暮色中灼灼如血。三年前那场夺去苏小蛮生命的爆炸仿佛重现眼前——当时她正将改良的磁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