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775

指尖在刻漏边缘敲出急点,第七道闪电的闷雷却比沙粒慢了半拍。他盯着刻漏刻度——2.9秒,比算好的安全阈值长了0.2秒,岩壁上的磁铁矿微光也跟着暗了三分。山顶的硫火炉正腾起灰黑的烟,阿杏的身影在烟雾里慌乱挥手——陶炉里的硫磺已烧到炉底,催雷的热气流像泄了气的皮囊,拽着积云往海面滑。

“金大柱!拿备用硫块!”他扯开腰间的皮囊,暗红色的硫磺块在静电场中泛着细碎的蓝光。指尖递接的瞬间,火花“噼啪”炸开,惊得少年手忙脚乱——空气中的离子浓度早被雷电场激化,此刻的矿洞,连呼吸都带着电的“刺痒”。

佩德罗的鹅毛笔悬在羊皮卷上方,笔尖凝着的墨水竟被静电吸成细丝:“sulfur depletion weakens the electric field(硫磺耗尽削弱电场)!”他看见赵莽往硫火炉方向跑,衣角带起的汞雾在蓝光中凝成细链,像被无形的手编进了磁雾的网。

二、静电织网火续燃

松浦隆信趁机领着残兵往岩穴深处退,甲胄擦过岩壁的瞬间,火星“滋滋”冒起——那是绿锈与磁雾里的硫化物摩擦的结果。他忽然听见前方足轻的惊叫:嵌在石缝里的磁铁矿正在“流泪”,暗红色的硫单质从矿石裂隙渗出,混着汞雾,在岩壁上画出蜿蜒的光痕。

“用艾草引火!”赵莽将硫磺块砸进陶炉,火星溅进晒干的艾草堆。浓黄的烟柱重新腾起,却比之前淡了许多——备用硫块的纯度不足,催雷的二氧化硫浓度够不上阈值。他摸出火镰连擦三次,蓝紫色的焰心终于裹住硫块,可刻漏显示的雷击间隔,还是停在2.8秒,像个卡住的齿轮。

老巫祝的雷鼓突然变了节奏。七面牛皮鼓从“七星连珠”的急鼓,换成了“北斗摇光”的缓拍,鼓面的磁黄铁矿粉在静电中跳起细浪——老人在用声波震荡空气,试图帮硫火“抓住”即将散去的雷电场。

三、磁雾共鸣雷归位

当第八道闪电在2.8秒落尽,赵莽看见汞池里的铁球跳起半寸。锡箔导电线的微光在“天枢”“天璇”位间闪烁不定,像断了线的星子——雷击间隔的紊乱,让磁导阵的能量流出现了“血栓”。他忽然想起《天工开物》里的“物势论”:“势若断,需以势续之。”

“阿杏!把硫灰撒向磁阵!”他扯下衣襟浸进汞池,沾着银亮色汞液的布片甩向岩壁。硫火炉的残灰混着汞珠落下,竟在磁铁矿间织成导电的“灰链”,暗红的硫颗粒与银亮的汞珠碰撞,爆起细小的电弧——这是最原始的“导电补丁”,却让磁导阵的微光重新连成片。

佩德罗看着这幕,忽然想起里斯本的修补匠——汉人正在用最朴素的材料,给天地间的“雷电路”打补丁。他在羊皮卷上画下汞珠与硫灰的反应图,旁边注着:“mercury and sulfur, the ese solder fhtning(汞与硫,汉人修补雷电的焊锡)。”

四、雷隙收窄阵局破

第九道闪电落下时,刻漏的沙粒恰好漏完第27颗——2.7秒,完美归位。赵莽看见硫火炉的烟柱重新顶开积云,漏斗状的“天窍”里,雷电的蓝光与磁雾的银光绞成螺旋,像根拧紧的光绳,将雷电流精准地拽进磁导阵。

松浦隆信的甲胄突然发出连串爆响。静电场在硫灰与汞雾的催化下达到峰值,甲胄上的每片绿锈都成了放电的“针尖”,蓝白色的电弧顺着甲叶缝隙游走,将倭寇困在光的茧里。最前排的足轻撞在“灰链”上,硫灰里的硫化物与甲胄的铁剧烈反应,腾起的酸雾比毒雾更烈。

“阵局破了!”金大柱举着刻漏欢呼。磁导阵的微光随着雷电流的归位,重新按北斗七星的轨迹流动,锡箔线上的“血栓”被电弧冲散,汞池里的铁球再次唱起“嗡鸣”——那是磁雾与雷火重新达成的“共振之音”。

五、雾散雷歇物势平

当最后一块硫块燃成灰烬,晨雾已漫过山顶。赵莽摸着岩壁上的“灰链”,汞珠与硫灰的混合物早已凝成硬块,像块嵌着星辰的琥珀——这是凡人修补天地的“勋章”。阿杏捡回散落的硫块包装纸,上面用朝鲜文写着:“硫火尽时,灰亦能引雷。”那是老巫祝昨夜偷偷塞给她的“应急符”,此刻成了破阵的关键。

“先生,雷……听我们的了。”金大柱望着渐渐放晴的天空,雷击间隔的紊乱仿佛只是错觉。赵莽笑了,摸出《天工开物》在“物势篇”空白处写下:“势无绝,物有续,凡人调势,不过是借一物之穷,引他物之续——此乃‘物势相生’之道。”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