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787

烈的杏仁味。他连夜疾书:\"胭脂虫胶与汞蒸汽结合生成汞红素,遇光分解出氰化氢!\"然而,还未等他将消息送出,便被黑衣人掳走。

三、暗室博弈

密室中,晋商林耀祖把玩着银锭冷笑道:\"宋先生若肯在书中美言,黄金万两、名垂青史皆可予你。\"宋应星撞翻案几,砚台里的朱砂墨汁泼洒在地,与绯色雾霭同样刺目:\"我的书是写给天下百姓看的!\"

千钧一发之际,阿福带着矿工们举着火把杀来。王老汉的孙子高举着染血的试验记录:\"宋先生说这是毒计!\"愤怒的人群包围了银矿,当宋应星站在高处举起分馏釜图纸时,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正刺破绯色雾霭。

四、新生之路

一个月的改造,让林家银矿脱胎换骨。特制的通风管道将烟气引入沉淀池,三层分馏釜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金属光泽。当第一缕洁白的烟雾升上天空时,工人们泪流满面。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重重写下:\"财者,民之膏血也。取之无道,必遭天谴。\"

消息传开后,周边银矿纷纷效仿。吕梁山脉的天空,终于褪去了血色,重新变得湛蓝。

五、长铭后世

\"后来呢?\"徐元朗听得入神。老掌柜望向窗外,春雨不知何时已经停歇:\"后来宋先生继续钻研,又改良了十几种冶炼工艺。但最让人铭记的,还是他在书里夹的这片胭脂虫——这是用无数人命换来的教训。\"

少年若有所思地合上书本,封面上\"天工开物\"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处的冶铁工坊传来阵阵号子声,却再没有刺鼻的毒烟。徐元朗突然明白,真正的\"天工\",从来不是冰冷的技艺,而是滚烫的良知。

多年后,这片胭脂虫标本依然静静地躺在《天工开物》中,每当有人翻开这本书,不仅能学到先进的冶炼技术,更能看到一个关于良知与正义的故事。而那曾经笼罩在吕梁山脉的绯色毒雾,也永远成为了历史的反面教材,提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有些底线,永远不能触碰;有些真相,值得用生命去守护。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