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眼壮汉站在最前方的船头,手持一柄巨大的开山斧,厉声怒吼:\"宋先生,我们来救你了!\"
\"是兄弟们!\"老吴激动地大喊。宋应星心中一暖,眼眶微微发热。这些矿工兄弟,为了正义,不惜以命相搏。
海盗们见势不妙,分出几艘船迎战矿工船队。江面顿时陷入混战,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宋应星看准时机,带着人冲向海盗船,试图夺回被抢走的证据。
混战中,宋应星突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西班牙技师正站在主船上,胸前的镀金十字架在火光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他心中一凛,想起这十字架里暗藏的氰化钾,那是比刀剑更致命的凶器。
\"小心那个十字架!\"宋应星大声警告独眼壮汉。然而已经太迟,西班牙技师狞笑着按下十字架上的机关,一道寒光射向独眼壮汉。千钧一发之际,王老汉的儿子小王猛地扑了过来,替独眼壮汉挡下了这致命一击。
\"小王!\"独眼壮汉目眦欲裂,挥舞着开山斧冲向西班牙技师。两人在摇晃的甲板上激烈搏斗,溅起的江水混着鲜血,染红了江面。宋应星趁机爬上主船,在满地狼藉中寻找证据。
突然,一声巨响传来。原来是矿工们用自制的火油弹击中了海盗船的火药库,巨大的爆炸掀起滔天巨浪。西班牙技师在爆炸的冲击下站立不稳,踉跄着摔倒在地,胸前的十字架被甩出,暗藏的氰化钾药瓶摔碎在甲板上。
一股淡淡的苦杏仁味弥漫开来,靠近的海盗们顿时脸色发紫,痛苦地抽搐着倒在地上。宋应星屏住呼吸,捡起染血的账本,大声喊道:\"证据还在,大家撤!\"
此时的江面已经乱作一团,海盗船有的在燃烧,有的在沉没。矿工船队趁机掩护宋应星的商船突围。当他们终于驶出战场时,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
宋应星站在船头,望着渐渐散去的硝烟,心中百感交集。小王的牺牲让他悲痛不已,但他们保住了证据,也为无数受苦的矿工讨回公道带来了希望。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那些罪魁祸首受到应有的惩罚。
几日后,应天府衙门前。宋应星高举着染血的账本和破碎的氰化钾药瓶,向巡抚和百姓们揭露晋商联盟的罪行。当他讲述起长江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时,台下的百姓们群情激愤,怒骂声震天。
最终,晋商联盟被一网打尽,西班牙技师被斩首示众。宋应星将这段经历和改良后的炼银技术详细写入《天工开物》,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段用鲜血换来的正义。而长江上那场血色之战,也成为了百姓口中代代相传的传奇,诉说着勇气、正义与永不屈服的精神。
天工证道
崇祯九年腊月,应天府公堂前聚集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寒风卷着雪粒拍打在石狮上,却压不住人群中此起彼伏的议论声。朱漆大门缓缓推开时,宋应星怀抱三尺高的分馏釜模型跨过门槛,粗布棉袍下摆还沾着吕梁山脉的泥土。
\"升堂——\"惊堂木拍响的瞬间,宋应星将模型稳稳放在青砖地面。陶制的釜体分为三层,螺旋状的冷凝管如游龙盘绕,在冬日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他抬眼望向阶上的巡抚,又扫过堂下跪着的林耀祖和西班牙技师,目光最终落在旁听席上戴着巫傩面具的矿工们身上——王老汉凹陷的眼窝里,闪烁着复仇的火光。
\"大人,这是改良后的炼银分馏釜。\"宋应星的声音响彻公堂,\"铅在327c熔化流入中层,锡于232c分离至下层,银水最后经冷凝管流出,铅耗可降六成,更无一丝毒烟。\"他拿起浸过蟾酥的桑皮纸,\"此为汞毒试纸,遇毒即黑。\"
林耀祖的翡翠扳指在膝盖上磕出脆响,强作镇定:\"一派胡言!我林家银矿向来......\"
\"是吗?\"宋应星突然打断,从袖中取出银锭样本。这枚银锭表面流转着诡异的绯色光晕,正是晋商销往南洋的特制货品。当试纸覆盖其上的刹那,洁白的纸面如被墨汁浸染,瞬间变得漆黑。
公堂内响起震耳欲聋的哗然。百姓们挤破头向前张望,惊呼声、怒骂声混作一团。巡抚猛地起身,官服上的仙鹤补子微微颤动:\"林耀祖,作何解释?\"
西班牙技师突然暴起,藏在靴筒里的匕首寒光一闪,直取宋应星咽喉。千钧一发之际,王老汉甩出手中的巫傩面具。这张用桃木和兽皮制成的面具突然弹开机关,三根淬毒的银针破空而出,正中技师手腕。匕首当啷落地,技师惨叫着跪倒,胸前的镀金十字架在挣扎中裂开,露出暗藏的氰化钾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