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807

岩壁上艰难地书写。每一笔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鲜血顺着指尖滴落,在冰冷的岩石上晕开一朵朵暗红的花。"当夜莺的歌声成为牢笼,它宁愿撕碎自己的喉咙。"这句朝鲜谚语,是他从儿时起就铭记于心的教诲,此刻,却成了他生命最后的注脚。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儿时的汉城,母亲坐在玄琴旁,一边弹奏着《平调》,一边给他讲述这个谚语的故事:夜莺被关在金丝笼中,即便能唱出最美的歌声,也不过是取悦主人的工具。唯有撕碎喉咙,才能重获自由。那时的他不懂,如今却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当文明的音律被用作掠夺的工具,就必须有人站出来,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矿洞的坍塌声越来越近,玄冬却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他想起朴月善最后奏响的《血海曲》,想起那用断指弹奏出的绝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仿佛看见朝鲜的山川大地在哭泣,看见无数像朴月善一样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文明的尊严。

"我们...不会屈服..."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手指无力地滑落。岩壁上的血字在磷火中闪烁,宛如一颗燃烧的心脏。当最后一块巨石砸落,玄冬的身体被掩埋在碎石之下,只留下那句用血写成的谚语,永远铭刻在佐渡岛的岩层中。

几天后,松平康安率领的德川军在清理矿洞时,发现了玄冬的尸体。当他们看到岩壁上的血字时,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松平康安凝视着那句朝鲜谚语,突然感到一阵寒意——他意识到,这场用音律进行的殖民战争,或许永远无法真正胜利。

岁月流转,佐渡岛的磷火依然在每个雨夜明灭。渔民们传说,在寂静的夜里,矿洞深处会传来若有若无的玄琴声,伴随着夜莺的悲鸣。而岩壁上的那句血字,虽然历经风雨侵蚀,却始终清晰可见,像一个永恒的警示,诉说着一个文明宁折不弯的气节。

音蚀暗潮

庆长六年深秋的月光如霜,铺满佐渡岛矿洞的残垣断壁。松平康安的木屐碾碎石英晶体,在满地碎石间发出细碎的脆响。三天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音波之战,将这座承载着无数秘密的矿洞彻底摧毁,此刻唯有磷火仍在岩壁缝隙中明灭,如同未散的冤魂。

他弯腰拾起玄冬遗留的羊皮纸,血迹早已干涸成暗褐色,字迹却依然清晰可辨。"荷兰钟摆测出矿深,葡萄牙圣咏计算爆破,倭国三味线绘制矿图..."月光照亮信纸上的血字,松平康安的瞳孔骤然收缩。作为德川家康最信任的密探,他曾在二条城的密档库中翻阅过无数关于地脉与音律的古籍,却从未像此刻这般,感受到彻骨的寒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人,这不过是朝鲜蛮子的胡言乱语。"一名足轻上前禀报道。松平康安却猛地转身,佩刀出鞘半寸,寒光映得那足轻脸色惨白:"胡言?你可知葡萄牙人为何要用圣歌测算爆破点?荷兰人的钟摆为何能精准定位矿脉?"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矿洞中回荡,惊起岩壁上蛰伏的磷火,那些幽蓝的光点突然汇聚成螺旋状轨迹,指向地底深处。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半年前,他在长崎港截获的葡萄牙密信中,就曾提到"音律即地脉的脉搏"。当时他只当是异国传教士的疯言疯语,此刻对照玄冬遗书中的记载,冷汗顺着脊背滑落。原来早在多年前,各方势力就已将目光投向这片被音律笼罩的土地——荷兰人的精密计算,葡萄牙人的宗教韵律,倭国的声波秘术,都在试图用声音殖民地底深处的宝藏。

"去把藤原博士请来。"松平康安将遗书小心收好,目光扫过岩壁上那些斑驳的声波图谱。荷兰人的几何线条、葡萄牙的五线谱符号、倭国的五音标记,此刻都在磷火中扭曲变形,仿佛在无声控诉着这场文明的掠夺。他突然想起玄冬遗书中的最后一句话:"当夜莺的歌声成为牢笼,它宁愿撕碎自己的喉咙。"那些朝鲜劳工、朴月善、玄冬,不正是用生命在反抗这种声音的殖民吗?

三日后,京都韵文寮的密室里,藤原博士戴着水晶眼镜,仔细研究着玄冬的遗书。"大人,这上面记载的音律共鸣之法,与我在唐土古籍中看到的记载不谋而合。"老学者的声音微微颤抖,"您看这部分,荷兰钟摆的频率计算,竟与《周髀算经》中的地脉测算之术暗合;而葡萄牙圣歌的韵律,又与天竺传来的声论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松平康安凝视着墙上悬挂的《日本地脉图》,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德川家勘探的矿脉,此刻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终于明白,自己之前追寻的不过是皮毛。真正的较量,是不同文明音律在大地深处的博弈。当葡萄牙的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