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手。陈九思倒在城头,手中仍紧握着残破的密卷。海浪纹路上的银矿数据、章鱼标记的暗礁方位、还有那些暗藏玄机的潮汐密码,终究没能阻止这场阴谋。而在更远处的海面上,新的八幡船正在集结,海浪纹路上的银矿数据仍在不断更新,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这场发生在万历海疆的资源暗战,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序曲。
墨浪玄机
万历二十三年深秋,庆州港的夜雾如粘稠的墨汁般笼罩着海面。陈九思蹲在潮湿的栈桥边,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将他的衣袍吹得猎猎作响。手中的火把在夜风中摇曳,火光照亮了他凝重的脸庞,也照亮了面前那卷刚截获的《平家物语》绘卷。
\"大人,这绘卷...\"随从阿福的声音在发抖,小心翼翼地凑近,手指颤抖着指向绘卷,\"您看这章鱼触须,墨迹晕染的方向...与前日侦查的暗礁方位完全一致。\"
陈九思心中猛地一震,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在那只盘踞在礁石旁的章鱼上。作为福建市舶司经验丰富的密探,他见过无数狡猾的走私手段,但如此隐秘的藏密方式还是头一次见。绘卷表面看似只是一幅普通的浮世绘,描绘着海浪翻涌、章鱼盘踞礁石的景象,可此刻经阿福提醒,他才发现其中暗藏玄机。
章鱼的触须看似随意地伸展,墨迹晕染的边缘却暗藏乾坤。陈九思掏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借着微弱的火光仔细观察。那些晕染的墨迹边缘,竟与他们侦查时记录在海图上的暗礁方位丝毫不差。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直觉告诉他,这幅绘卷绝不简单。
\"取来海图。\"陈九思沉声道。阿福连忙从行囊中取出皱巴巴的海图,铺展在栈桥的木板上。陈九思将绘卷小心翼翼地覆在海图上方,调整着角度。月光穿透薄雾洒落,在两幅图重叠的瞬间,他瞳孔骤缩——绘卷上章鱼触须所指之处,正是庆州港外最隐秘的几条航道,也是他们一直怀疑倭寇运银船出没的路线。
\"大人,您看这海浪纹路。\"阿福又指着绘卷上翻涌的浪花,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恐,\"每道波纹的间距,会不会也有玄机?\"
陈九思沉吟片刻,伸手摸向腰间的算筹。作为精通算术的密探,他对数字极为敏感。他取出一支细笔,开始仔细测量每道海浪波纹的间距,将数据一一记录在纸上。随着测量的深入,他的脸色愈发凝重。那些看似随意的波纹间距,经过换算后,竟与唐津银矿的月度产量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1毫米的波纹,恰好代表100贯白银。
\"这是密码,完整的密码。\"陈九思喃喃自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倭寇竟然将银矿产量、运银路线,都藏在这看似普通的绘卷之中。他想起近日收到的情报,对马银矿产量激增,却始终追查不到运银的踪迹,原来答案早就藏在这幅绘卷里。
就在此时,远处海面上突然亮起几盏幽蓝的灯火,在雾气中若隐若现。陈九思心头一紧,这是倭寇惯用的暗号。他迅速将绘卷和海图收好,对阿福低声道:\"立刻传信总兵府,让李如松将军做好准备。告诉他们,运银船可能会在寅时三刻,借着朔望大潮的暗流,从章鱼礁附近经过。\"
阿福领命而去,陈九思则继续留在栈桥,警惕地观察着海面。海风愈发猛烈,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他握紧腰间的佩刀,心中盘算着如何布置埋伏。可就在这时,他突然注意到绘卷边缘的一处细节——在海浪翻涌的角落,有几缕若有若无的墨迹,形似章鱼的吸盘。
他再次展开绘卷,借助火把的光亮仔细查看。那些吸盘状的墨迹,分布看似杂乱无章,可当他将其与海图上的岛屿位置相对照时,惊觉这些吸盘竟标记着倭寇在沿海的几处隐秘据点。更可怕的是,其中一个吸盘的位置,正对着庆州城的方向。
\"不好,调虎离山!\"陈九思猛地站起身来。倭寇如此大费周章地传递运银船的信息,恐怕是想引开明军主力。他们真正的目标,很可能是庆州城。他立刻朝着总兵府的方向狂奔而去,夜色中,他的身影被月光拉得很长,仿佛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了庆州港的夜幕。
总兵府内,李如松正在查看兵力部署图。陈九思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将绘卷和自己的推测一股脑说了出来。李如松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倭寇竟敢如此算计!传令下去,留下半数兵力守城,其余人随我埋伏在章鱼礁。另外,加强城防,严防倭寇偷袭。\"
寅时三刻,海面一片寂静,只有潮水涌动的声音。李如松率领的明军埋伏在章鱼礁两侧,战船隐没在浓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