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郎机舰队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却不知早已踏入徐岳设下的天罗地网。当他们的磁暴装置启动时,迎接他们的不是明军的混乱,而是算筹与龟甲组成的强大磁场反击。与此同时,李海女带领海民们奏响的声波战歌,如同无形的利刃,穿透了敌军的防御。
战斗结束后,徐岳站在甲板上,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海风吹拂着他的衣袍,带着浓重的血腥味。他深知,这场胜利不仅源于智慧与勇气,更在于对细节的执着追求。那卷用章鱼墨书写的密卷,不仅是敌军阴谋的见证,更是他算筹之术不断精进的里程碑。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无数挑战等待着他,但徐岳坚信,只要心怀对真理的敬畏,便能在这沧海横流中,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
而那片见证了无数传奇的东海,依然波涛汹涌,海浪拍打着礁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关于智慧与勇气的故事。每当月夜,当潮水漫过沙滩,仿佛还能看见徐岳在木屋中专注研究的身影,听见算筹与海水共鸣的奇妙韵律,以及那揭开真相的关键一刻——章鱼墨在海水中显影的震撼瞬间 。
墨海迷局
万历二十四年深秋,济州岛的夜色被浓重的海雾裹成一团墨。木屋外,涨潮的海水正漫过沙滩,发出低沉的呜咽,仿佛是深海巨兽在黑暗中喘息。咸涩的海风卷着碎浪拍打窗棂,将油灯的火苗压得忽明忽暗,在徐岳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
他盘腿坐在铺满算筹的草席上,膝头放着用油布层层包裹的密卷。三日前,明军斥候从佛郎机沉船残骸中捞出此物时,木盒表面还附着章鱼吸盘留下的黏液,暗紫色的痕迹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此刻他解开最后一层油布,泛黄的羊皮纸带着海水浸泡后的褶皱,上面只有一些看似随意的波浪纹路,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徐岳眉头紧锁,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粗粝的茧子擦过羊皮纸细微的凸起,多年研究算学与机关术的直觉告诉他,这卷密卷绝不简单。那些波浪纹路看似杂乱,实则暗含某种规律,像是孩童随意的涂鸦,又仿佛是精心设计的密码。他忽然想起平宗盛的章鱼墨机关——那倭人善用墨汁遇盐显形之术,莫非...
\"阿砚,取海水来。\"他头也不抬地吩咐道。少年书童应声而起,提着木桶冲进夜色。徐岳将密卷平放在铺满算筹的桌面上,筹身的磷火石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蓝,与羊皮纸上的纹路相映成趣。他从怀中掏出一枚鱼形磁石,这是他在海底磁矿中寻得的异宝,此刻正微微发烫,似乎感应到了什么。
当阿砚提着海水返回时,徐岳已将二十八根磁化算筹摆成北斗七星阵。筹身镶嵌的磷火石随着他的动作明灭,在墙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倒在右下角。\"他指着密卷说道。咸涩的海水漫过羊皮纸的瞬间,奇迹发生了——那些波浪纹路开始扭曲变形,隐隐浮现出一些深色线条,像是沉睡的巨龙苏醒时舒展的鳞片。
\"是葡文!\"阿砚惊呼出声。徐岳却面色凝重,他精通七国文字,很快辨认出纸上标注的是航线坐标。但这些文字的边缘模糊不清,像是被水晕染过,又像是刻意为之的伪装。他拾起一枚算筹贴近纸面,筹身的磷火石突然剧烈闪烁,在墙上投射出扭曲的光斑。
\"有磁粉。\"徐岳的声音低沉如雷。他取出玳瑁制成的放大镜,这是用李海女赠予的龟甲边角料打磨而成,透光处泛着温润的光泽。透过镜片,他看到那些看似普通的墨迹中,竟夹杂着细小的黑色颗粒,在烛光下泛着金属的冷光。章鱼墨混以磁铁矿粉,既能遇盐显形,又能干扰磁针,这正是平宗盛的惯用手段。
徐岳铺开《郑和航海图》,将密卷上的坐标一一标注。算筹在他指间翻飞,磷火石的光芒在地图上跳跃,勾勒出一条条虚拟的航线。当最后一根算筹落下时,他倒吸一口冷气——这些坐标看似指向东南,实则暗藏玄机。若按此路线设防,明军舰队将被引入磁暴陷阱,而敌军却能借着对马暖流的掩护,从背后发动突袭。
夜色渐深,潮水已涨到最高点。木屋在浪涛声中微微摇晃,仿佛随时会被大海吞噬。徐岳将密卷重新浸入海水,这次他在水中加入了从济州岛盐田取来的粗盐。随着盐分的渗入,羊皮纸上突然浮现出第二层字迹,字体工整而诡异,与之前的葡文截然不同。
\"这是...星象密码。\"他喃喃自语。作为精通天文历法的算学奇才,他立刻认出这些符号对应着冬季星空中的猎户座。平宗盛不仅用章鱼墨制造双重密码,更将星象与地磁结合,设计出这近乎完美的陷阱。若不是他常年研究潮汐与星象的关联,恐怕也要被这迷局